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于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剌军是有能力与明军大战的。”

    “让朕还朝,就没有条件了?”

    “当然,本太师希望,大同城中能送些金银出来,我这一趟也不算白跑。”也先是想让英宗以为他就是想捞些钱财。

    “好吧,待朕叫关。”英宗策马上前,吩咐身旁的袁彬,“你叫大同都督郭登接驾。”

    “关上听了,万岁在此,命郭登接驾。”袁彬高声呼叫。

    其实郭登就在城楼之上,因为英宗突出向前,他已看得真切,确是英宗无疑,便在城头搭话:“万岁,臣郭登见驾,吾皇万岁万万岁!”

    英宗也就接话:“郭登,快开城门,接朕进城。”

    “万岁,非是臣抗旨。瓦剌两万马军虎视眈眈,城门一开,敌人蜂拥而入,这大同就不保了。”

    英宗想想也是:“郭登,你就眼睁睁看着朕不能入城吗?”

    “万岁,也先若是真心,让他的人马后退二十里,臣即开门接万岁入城。”郭登提出了条件。

    英宗回过头对也先说:“太师,退军吧。”

    “这是万万做不到的。”也先反过来也提条件,“皇帝陛下,你让郭登送出一万两白银,还有一百件礼物,我即退军离去。”

    袁彬把这条件说与郭登:“郭将军,怎么样?”

    郭登有他的打算:“让万岁紧贴城门,我即送银出来。”

    也先反对:“不可,城门一开,你将皇帝接入,本太师不就竹篮打水一场空。我收到银物,绝不食言。”

    郭登在城头犹豫不决:“将银物送出,你一反悔,我这岂不是肉包子打狗。”

    英宗眼看着大同就在眼前,却不能回到自己的城池,心中就别提多么急迫了。他动情地对郭登喊道:“郭都督,莫说君臣,论起来朕与你还有姻亲,就这区区财物你还舍不得?”

    郭登一想也是,便令人取库银一万两,自己与部将文官,还有城中商贾凑了一百件礼物,由知府霍宣送出城。

    也先收了银两和礼物,笑得满脸开花:“很好。”

    霍宣将一件龙袍呈上:“万岁入城,臣民定要欢呼迎驾,换上这件龙袍,方不失皇家体面。”

    英宗高兴地接过:“难得爱卿想得周到。”

    霍宣不免催促也先:“太师,我方已兑现,请你方履行承诺,退军之后,我方还会再送一百车军粮,以为贵军路上之需。”

    也先嘿嘿冷笑两声:“知府,皇帝就在眼前,要想还朝进城,就再送十万两白银。”

    “你,太师,你不能言而无信哪。”

    “少废话,你大同府库银多得是,再出十万两也没多大损失。快些决策,否则过这村就没这个店了。”也先态度蛮横。

    霍宣回到城中,郭登丝毫不觉意外:“我早就料到也先不讲信用,我们严加防守,使敌人不得入城。”

    袁彬眼看着近在咫尺的大同,皇上却不能进入,心中恰似火烧,他跑到城的大门前,用头狠狠撞击:“郭都督,你不能置万岁于城外不顾啊。”

    郭登在城上无奈地回答:“万岁,请恕为臣不忠,为了大同的安全,臣实在不敢开门迎接圣驾。”

    英宗心中明白,瓦剌不退军,城门一开,也先必定率军抢入,此刻他也只有叹气而已。

    也先见在大同再也捞不到便宜,便移师到了宣府城下。也先令乃公上前喊城:“城上听着,你家皇上就在身后,他有圣旨,令尔等速速开门迎接。”

    守将总兵杨洪在城上回应:“我等身为臣子,只知为皇上守城,绝不会让你们这些贼寇乘虚而入。”

    也先把英宗推到前面:“杨将军,这就是你们的皇帝,难道你就敢不闻不问,不让他回朝吗?”

    “万岁,敌人两万之众,臣实实不敢擅自开启城门。”杨洪在城头施礼,“万岁恕臣之罪。”

    英宗也就开言:“杨将军,宣府边关重镇,是我大明北疆门户,万万不能失守,切不可轻易开城。”

    “哼!”也先气得大骂,“朱祁镇小儿,我让你此生永远不得还朝,就死在荒漠之中。”

    瓦剌兵簇拥着英宗退走了,大同和宣府的信使同时到达了北京,将也先以英宗为要挟,逼迫开城接驾的情景向朝廷报告。成王接到边报,便将于谦、王直、召入宫中,也请孙太后前来,一同说明了情况。

    “太后,也先定然还会用类似手法骗城。所幸大同、宣府未失,但贼心不死,他还会去往别处,总得想个对策才是。”成王明白一切都得孙太后定夺。

    其实孙太后已明白了,没有更好的办法,她不愿实行的方案还得要实行:“于爱卿,依你之见,当如何对待?”

    “臣已多次申明己见,若想让也先死了这条心,就必当废去万岁的皇位,另择皇室成员继立。”

    王直与于谦观点相同,不等问到头上,便忍不住开言:“眼下这是非走的一步棋,虽说委屈了万岁,但却有利于大明江山。”

    孙太后慢声慢语地商量着问:“王大人、于大人,如果另立新君,这人选何人为宜?”

    于谦不假思索:“自然非成王莫属。”

    王直紧跟着表明态度:“成王殿下是万岁钦点的监国,又是万岁的手足,遍观朝中诸王,成王再合适不过。”

    “成王殿下,你意如何?”孙太后的意图已明白无误。

    成王也不能不推拒一下:“太后,儿臣监国尚且吃力,治国更难胜任,还请另选贤能。”

    孙太后无奈地作出决定:“成王,事发突然,谁也想不到万岁竟然身陷胡邦。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明朝也不能叫瓦剌牵着鼻子走,这皇位只能由你来坐。哀家做主,今日你便即位。”

    “儿臣不敢,这没有万岁的旨意,这种忤逆之举,儿臣断然不敢。”成王再三推辞。

    “哀家已经说过,有我做主,万岁回来若有微词,由我对他讲清原委。”孙太后果决地说,“这也是没奈何的办法。上朝。”

    不是例行的早朝,百官接到通知,不知发生了什么紧急大事,都纷纷匆忙赶到奉先殿。

    孙太后站在皇位一侧郑重地宣布:“自即日起,成王殿下即皇帝位,文武百官即行跪倒朝拜。”

    殿上的百官齐刷刷下跪,行三跪九拜的大礼:“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朱祁钰自此成为新帝,后世称明代宗,后定国号“景泰”。此时,他遥向北方一拜,“朕身登大宝,不能置万岁于平民。万岁虽北狩未归,朕遥尊他为太上皇。”

    “这,合适吗?”孙太后提出质疑,“以往历朝历代,都是晚辈尊长辈为太上皇,而你与前皇只是兄弟。”

    “母后,这也算是对前皇的尊敬。”景泰帝信誓旦旦,“太上皇返国后,朕一定让他安享荣华富贵。”

    “如此哀家便放心了。”孙太后对景泰帝的做法感到满意。

    “母后,”景泰帝显得格外尊重孙太后,“兵部尚书邝大人已在战场上殉职,而当前兵部攸关国家的生死存亡。儿臣意欲升任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对瓦剌的战事,不知当否?”

    “甚合哀家之意。”孙太后对景泰帝的态度,以及恰当的人事安排,都感到无可挑剔。

    “于谦听封,即日起到兵部衙门,任尚书一职。”

    “谢万岁!”

    “于大人,你可是重任在肩。上任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救太上皇回朝,这是你的第一要务。”景泰帝再三强调,其实是做给太后和百官看的。

    “臣会做好安排,努力争取太上皇早日归国。”于谦表明了决心。

    “李实大人,”景泰帝又传圣旨,“朕仍委你为国使前往瓦剌。”

    “臣遵旨。”

    “带去国书,告知朕已登基,万岁已受封为太上皇。”

    “万岁,臣出使瓦剌,太上皇暂时不见得回朝。他在瓦剌处境艰苦,此番出使,臣可否多带些生活用品,改善一下太上皇的饮食起居条件?”

    “不可,”景泰帝断然反对,“一个大子也不带,显出朝中对太上皇已是漠不关心,显得他是真的没有价值了,也先才会不感兴趣,才会放还太上皇。”

    于谦表示赞同:“李大人,这是让太上皇回归的有效途径,今日太上皇的受苦,为的是早日回归。”

    李实还能说什么:“为臣遵旨。”

    孙太后眼眶潮湿了:“咳,我的儿可要受苦了。”

    “母后,儿臣相信,太上皇很快就会脱离苦海。”

    孙太后在心中默默祷念但愿上天保佑,自己苦命的儿能平安无事地返回,不做皇帝做太上皇亦可安度此生。

    呼啸的北风从帐顶掠过,近处传来一阵阵狼群的哀嚎,皮帐的一角已是挂上了冰霜,深秋的塞外已是寒意逼人。牛油灯被钻进帐内的阵风吹得忽明忽暗,英宗蜷缩在羊皮被下,浑身止不住地发抖。羊皮被的毛早已掉光,一张光板羊皮哪里能遮挡风寒,而且是四外漏风。以往在皇宫中锦衣玉食美女为屏,何曾受过这种折磨,他没奈何只有长吁短叹而已。

    袁彬从睡梦中醒来,关切地来到英宗身边:“万岁,你还没有入睡?”

    “寒夜难熬,如何睡得着啊。”

    “万岁,看来陛下是耐不住这寒冷。”袁彬坐上木榻,将袍服解开,将英宗的一双脚,直抵在他温暖的胸膛。

    “这如何使得,万万使不得。”英宗意欲把双脚挣扎出来。

    袁彬按住英宗的身子,又用手掩住羊皮被的被角:“万岁,你安心地睡吧,为臣给你暖足打更。”

    英宗着实感叹:“患难见真情,袁彬,你是朕的贴心人。不只是给了朕身体上的温暖,重要的是让朕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万岁莫要如此说,让臣惭愧得无地自容。”袁彬流下泪来,“皇上这般受苦,为臣子者却无能为力,还有何颜面活于人世。”

    “袁彬,朕而今是与你相依为命,你千万不能有弃世之念。”英宗诚恳地说,“朕不能没有你啊。”

    “万岁放心,臣宁可做狗做马,也要让万岁熬到回国那一天。”袁彬满怀憧憬,“孙太后,钱皇后,成王殿下,他们不会丢下万岁于不顾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派位置更高的大臣为使,来接圣上还朝。”

    君臣相谈甚欢,直到次日天明,二人一夜未眠。上午方觉困倦,便都迷蒙睡去。正在酣睡之际,乃公进帐来连声呼唤:“皇帝陛下,快醒醒,太师有急事,请您急速过帐。”

    英宗和袁彬匆忙起床,稍事盥洗,便跟随乃公出帐。路上,英宗探听消息:“将军,太师这样急,究竟所为何事?”

    “小人亦不知。”乃公透露一句,“在下只知太师在大发雷霆,把帐中的护兵都给打了。”

    英宗也猜不透所以,但料到绝非好事。他步进也先的大帐,只见也先怒气冲冲,脸子拉得老长。没等英宗打招呼,也先就硬邦邦地抛过来一句:“朱祁镇,你如今简直狗屁也不是!”

    英宗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猛然间,他看见帐中还站立着李实,顿时充满了希望:“李大人,你又来了,是来接朕还朝的?朕就可以离开这受苦受罪的鬼地方了。”

    “你当面告诉朱祁镇,他已经不是皇上了。”也先歇斯底里地叫嚷着。

    “什么,他说什么?”英宗实在是糊涂了,“朕就是大明国的皇帝,难道这还会有假?李大人你告知也先太师,你能证明朕是大明天子。”

    李实真的难以出口,但又不能不说:“太师说得对,您已经被改封为太上皇。”

    英宗呆了半晌,之后喃喃问道:“那么,而今谁是皇上?”

    “太上皇应该明白,就是监国的成王。”

    “太后可知此事?”

    “成王即位,本是太后一手操持。”

    英宗猜不透亲生母亲,为何对他如此绝情,又问:“李大人此来,可给朕带来生活用品?”

    “臣惭愧得很,两手空空。”

    一旁的袁彬可是耐不住性子了:“李实,你怎能如此心狠,即便太上皇也是皇室宗亲,总该带些吃穿用度之物。”

    李实只能无奈地回答:“作为臣子,是要奉旨行事的。”

    “看起来新皇帝是要抛弃万岁爷了。”袁彬气得咬牙。

    “太上皇多保重吧,臣要告辞归国了。”李实跪拜后起身欲走。

    “站住。”也先断喝一声,“你们把这个废皇帝撂到我这不管了,总得把他接回去吧?”

    “本国使无此使命,对不住了。”李实出了帐门。

    也先气得脸色发白,恶狠狠地盯住英宗,放出了狠话:“姓朱的,你留在瓦剌,不会再有好果子吃,等着瞧吧。”

    英宗全身猛地一抖,他仿佛看到了凄惨的明天。(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