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武则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们宁可把事情考虑得复杂严重一些,也不能让武氏得手。”

    “何人去往庐陵合适。”崔玄玮问。

    “末将前往如何?”左羽林将军恒彦范主动请缨。

    “恒将军前去不妥。”张柬之反对,“你身为羽林大将,不在职上,会引人生疑。恒将军弟弟恒彦模,武功不俗,着他带几人前往如何?”

    “如此甚妥。”众人尽皆赞同。

    张易之和张昌宗又来到女皇身边,心绪不佳的女皇见了他二人还是露出了笑容:“朕已说过,你二人只管去开心潇洒,这里不需要你们照看,却为何又回到了朕的身边?”

    张易之一副真切的样子:“万岁不开心,我们也就没有情绪,这不是惦记着陛下您吗。”

    “倒是一片真情。”女皇明显示好。

    张昌宗将话引话万岁是否因为继位人选之事忧心?”

    “你如何得知?”

    “陛下,”张易之就直言了,“据说狄仁杰留下遗书,不赞成武氏族人继位。万岁大概是为此委决不下。”

    “这可就是不符你二人的心愿了。”女皇问道,“朕若不把江山交与武三思,你们肯定会失望吧?”

    张易之答道万岁,其实我弟兄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看如何做对陛下有利。圣上若下定决心,不必在乎别人怎么想。”

    张昌宗也就说道:“近日,臣也反复思考此事,按说亲生儿子总比侄子要近得多,江山交予外人,着实有些别扭。”

    女皇睁大吃惊地眼睛:“不对呀!你二人一直力主武三思继位,怎就突然变卦了?”

    “万岁,其实我们也在观察陛下的变化。万岁心里早已倾向传位于庐陵王,该下决心就下决心吧。”

    “你怎知晓朕属意我儿李显。”

    “大臣们纷纷议论,狄仁杰的遗书写得明明白白,我们再笨,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张易之回答。

    “咳,”女皇长叹一声,“此事困扰朕数年之久,始终拿不定主意,狄仁杰的话令朕已有倾向,再听你二人一说,朕就可以下决心了。”

    “那万岁就该开心高兴了张易之靠过去万岁为国实操劳,这几日又多了皱纹,臣还心疼呢。”

    “就是嘛。”张昌宗也靠过去,“万岁龙体要紧,莫再忧心忡忡了。”

    二张在豪宅遇到蒙面人的情况,武三思已获悉多日了,一直想向二张问个明白,这一日在迎仙宫终于遇见了张易之。武三思赶紧凑过去:“五郎,这一向也不见你的身影。”

    张易之显得特别冷淡:“啊,梁王爷,下官要服侍皇上,自然难得清闲,不像王爷是享福的人。”

    “元日亚献,全靠五郎美言,赠与美女并豪宅,怎不见五郎、六郎光顾?服侍万岁再忙,总能偷闲过去玩耍。”

    “哼,别说你那破院子了,差点没要了我弟兄的性命!”

    “怎么,发生了意外?”

    “下官好心好意在万岁面前进言,意在让你承继皇位,谁料你们武氏族人竟然指责我们加害于武氏全族,并以性命为警戒,无奈之下,我们求皇上别再将皇位传予你了!”

    “五郎,此拿我已有所闻,且问遍武氏族人,决非他们所为,定是别人冒充,以此破坏我的前程!”武三思恳求道,“千万不要为此动怒,还要让皇上将大位传于我们。”

    “晚了,已不可挽回。”

    “只要五郎努力,还会枯木逢春。”

    张易之已是没心情和他多说:“实不相瞒,万岁已然决定了继位人选,打算复立庐陵王!”

    “啊!”武三思一惊,“当真?”

    “谁还有心思和你开玩笑。”张易之说罢,匆匆离他而去,把武三思晾在了那里。

    武三思呆呆伫立在宫院中,仿佛傻了一样。这事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这可不是小事一桩,明明江山巳经到手,这转眼间就失去了。他失魂落魄一样到了建昌王府,依旧是一阵阵发蒙。

    武攸宁见状问道:“王叔,你这是怎么了?”

    武三思坐在太师椅上一言不发。

    “王叔,你倒是说话呀!”

    “咳!”武三思长叹一声。

    “我的王叔。就是天塌下来,也得让小侄知晓啊!”

    “王侄啊,”武三思带着哭音说,“皇上把咱们给抛弃了,她已决定复立庐陵王继位。”

    “有这等事?”武攸宁不像武三思那样容易激动,他遇事一向沉稳,“看来,李唐后人和支持他们的人一直贼心不死。”

    “是豪宅中的蒙面人,坏了你我的大事。”

    “这只是一个方面。难道王叔没有听到,狄仁杰死时遗书皇上,还力主复立庐陵王呢。”

    “不光是他,那个张柬之,更是视我等如眼中钉,也在积极策划,让李显重登皇帝宝座。”

    “哼!”武攸宁冷笑一声,“他们也不要得意得太早,我要叫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是皇上已然下定了决心,又如之奈何?”

    “怎知皇上已然铁定?”

    “张易之亲口告诉我,这不会有假。”

    “皇上决定了武攸宁发出冷笑,“要是李显暴亡,她还立哪个。立李旦?那个窝囊废,把他掀下来绝不吃力。”

    “李显活得好好的,怎能说死就死呢。”

    “要李显死,还不容易,”武攸宁脸上现出杀气,“我们派两个武士,前往庐陵除掉他。”

    “啊!”武三思这才明白,“你是说要……做掉李显。”

    “正是。”武攸宁恶狠狠地回应,“而且是宜早不宜迟!选好杀手,明日就起身赶赴庐陵。”

    “太好了,真是釜底抽薪的绝招。”武三思觉得分外解恨,“让李唐一伙和皇上的如意算盘全都落空。”

    庐陵郊外的一处庄园,原本是一位大臣的私宅,后来被籍没归官,便成了被赶下台的废皇帝庐陵王府。李显的命运可说是大起大落,本已登上了皇帝宝座,万万没想到竟被生身母亲撵下宝座夺去皇位。放逐到这偏远的庐陵,虽说吃穿不愁,用度充裕,但心灵上的抑郁,有如巨石压在胸膛。李显这二十多年来,可以说每日都是如履薄冰。他时刻担心,说不定何时,他的母亲的圣旨降临,会随时随地索要他的生命。

    暝色渐次退走,夜幕悄然降临,李显的书斋还没有掌灯,他一个人静坐在书桌前,面对着刚刚完成的一幅画作,不知是在欣赏还是在伤感。

    昔日的皇后今日的王妃,轻轻步人室中,将几盏灯逐一点燃。之后,蹑手蹑脚来到李显身后,注目向书案上望去。但见一幅秋荷图呈放在面前,画面是一池碧水,几枝败残的荷花,夕阳的余晖,涂抹在开过的花朵上,更加凸显出意境的凄凉。王妃明白,画是李显内心的写照。丈夫心中的愁苦她岂能不知,便打算开导夫君几句,让他走出忧烦的困扰。

    这时,李显提起了毛笔,刷刷点点题下了一首诗:

    夕阳斜照晚风中,败花残叶自凋零。

    羞见秋荷凄凉景,愁忆昔日胜火红。

    王妃言道太伤感,太凄苦了。”

    “难道我们的命运不是这样吗。”李显放下笔。

    “王爷,要振作起来,荷花今年开过,明年还会绽放。你要期待来年哪!”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都等了二十多年。”李显明显是彻底失望,“人生有几个二十年哪。”

    王妃劝道:“王爷会有出头之日的。”

    “咳,我是不指望了,我也不愿在梦想中生活。”李显无聊地站起,“得过且过混日子罢。”

    两个黑影无声地人室。

    两个蒙面人已到近前,两把利剑闪着寒光指向二人的胸口:“都别动!”

    “你们!”李显在紧张地思索。

    王妃要比李显机灵:“好汉,要金要银,我都满足你们,只求不要伤了王爷“金银如粪土,二位拿命来。”蒙面人开口了。

    “请问,我们与好汉有何冤仇?”王妃发问。

    “无仇无恨,我们是奉命而来。”蒙面人解释道,“二位不要记恨我们,是你们的寿数到了。”

    “两位好汉,还请告知是何人指派,也好让我们死个明白。”王妃询问。

    “也好,你们巳是死到临头,告知无妨。”蒙面人答道,“我们是奉梁王爷和建昌王之命而来。”言毕,二人挺剑向前便刺。

    李显双眼一闭,等待利刃穿身的那一刻,却听到“哎哟”两声,睁眼再看,竟是两个蒙面人握剑的双手各穿透一支铁镖,双剑俱已落地,而从窗外,门外,嗖嗖嗖,窜进几个手握兵器的勇士。

    李显有些惊愕地问:“你们是……”

    “禀王爷,我们是奉宰相张柬之大人命令,前来保护王爷。”为首的恒彦模上前便拜让王爷受惊了。”

    李显起身双手相扶:“快快请起,何必行此大礼。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本王的命就没了。”

    “还是张宰相虑事周密,要我们星夜兼程,否则就让武三思一伙得逞了。”恒彦模命手下将两个蒙面人捆绑起来。

    李显追问刺客:“你二人姓甚名谁,又是如何受武三思差遣。快如实从头招来,以免皮肉受苦。”

    可是两个蒙面人任你如何审问,只是紧闭双唇,再也不发一言,弄得李显也没奈何。

    恒彦模告知:“禀王爷,他们不说也无需再问,解回京里,交有司拷问,还怕他们不招。王爷与王妃且收拾停当,做好上路的准备。”

    “这是为何?”

    “据小人所知,皇上已决定王爷再做嗣君,而且很快就将派人带圣旨接王爷回京。王爷就做好准备吧。”

    “此话当真?”

    “怎会有假。”恒彦模告知,“为了王爷复位,宰相,还有家兄,包括故去的狄大人,可是费尽了心血啊。”

    王妃早已是喜于言表:“王爷,荷花总有重开之时,为妻所言不差吧。”

    但是,李显始终高兴不起来。出生以来,宫廷内的斗争太错综复杂了,变化就像走马灯一样,他不敢相信不会再有变故:“咳,且听天由命吧。”

    在嫩草吐芽柳叶初绽的初春,李显回到了阔别二十载的洛阳。他百感交集,说不清是喜是悲。因为他心底没有把握,所以情绪一直是沉闷的。他觉得一切的变数都太大了,现在嗣君弟弟李旦怎么办,梁王武三思等武氏全族会甘心让他登上嗣君之位吗?既然能往庐陵派遣刺客,难道就不能在京城再故技重施吗。虽说是回到了都城,他依然小心翼翼提心吊胆。

    两名刺客经张柬之审讯,业已有口供,是武攸宁所派。张柬之进宫向女皇奏报万岁,这是二犯的口供,请旨定夺。”

    女皇看过,双眉紧蹙,少时,将口供推到了一旁:“张大人,且先留在朕处,容朕思之。”

    张柬之不知女皇要怎样处治,但他知道,要治两名刺客的罪太容易了,关键是此案牵连武攸宁、武三思,这就让女皇棘手了。他明白不宜多说,便识趣地道一声“臣遵旨”之后,退出了宫院。

    武三思、武攸宁奉旨进宫。李显回京的消息,他们已然知晓,两名刺客没有回来交差,说明肯定出了问题。二人在拜见女皇时,本就战战兢兢,再见女皇绷着脸带着怒气,就更加诚惶诚恐。

    女皇怒气冲冲,将口供丢过去:“你们自己看看!”

    武三思一看是刺客的口供,情知不好,和武攸宁再次双双跪倒:“万岁,臣侄知错了。”

    “此口供系张柬之审出,你们自己说,该当何罪?”

    “姑母,无论如何要救侄儿一命。”武三思叩头。

    武攸宁更是叩首不止:“姑奶,侄孙的小命就靠您保全了。”

    “咳!你们哪。”女皇数落他们,“本无寸功,得以封王,即当知足,偏偏还要觊觎皇位。其实,朕是为你们着想才违逆天意,打算将你们送上皇位。朕百年之后,只怕你们也要被人赶下台,甚至殃及武氏全族!”

    “侄儿等愚昧。”武三思恳求,“姑母身居九重,皇权在手,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武氏的富贵荣华。”

    “咳,谁让我是你们的姑母、姑奶呀!为今之计,只有和稀泥了。”女皇警告,“你们都要从内心里配合,不可阳奉阴违。否则,朕殡天之后,你们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但不知姑母究竟要我等怎样做?”

    女皇遂将她的想法细说一番,武三思与武攸宁虽说从心里不赞成,但毕竟暂时保住了性命,若是惹恼了皇上,眼下便性命难保。以后的事,且走一步说一步,谁能预料皇上百年之后会如何呀。(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