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武则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弘道元年(公元68年)的十二月,朔风凛冽,大雪飞舞,天气出奇地寒冷。成群的麻雀冻死在地上,街头上的行人步履匆匆,无不缩着脖子,将头埋进衣领中。皇宫里用炭量猛增,皇帝的寝宫备下了十个大火盆,可李治还是喊冷。赵太监命人又加了四个,并将火拨得更旺。

    太医早已知会武皇后,说是皇上大限要到了,她和太子李显、宰相裴炎等重要人物都围在了李治身边。大概是室温升上来,皇上这一阵子精神多了,可以言词清楚地说话了。武皇后明白这是回光返照,赶紧凑过去,附在皇上近前:“万岁,有何嘱咐,请告知妾妃。”

    李治转动一下头部,眼睛落在太子身上:“朕就要走了,走后让太子即位。可否?”武皇后明白他的意思:“万岁放心,妾妃一定按万岁旨意办事,不会违逆圣旨的。”

    皇上的目光又落在裴炎身上:“裴宰相,朕委你为顾命大臣,要尽心尽力辅佐太子。”

    裴炎感到了皇上的重托臣遵旨。”

    李治又拉住了武皇后的手:“爱妃,显儿不似他的两个兄长,为人任性率为,少有监国体验,处理国事难免急疏。他继位后,你少不得还要多操心,军国大事当由爱妃决断。”

    “万岁释念,皇儿的事,也就是国家的事,我会看笑话吗?”武皇后心里踏实了,有了李治这句话,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干预朝政了。

    李治又拉住太子的手:“显儿,你少有治国之道,诸事要听你母后的,初时,可让你母后帘后听政。”

    李显便有些不喜,当面表示了异议:“父皇,儿臣已不是小孩子了,既将皇位传儿,就当放手让儿当国。”

    李治心说,朕何曾不想让你放开手脚执政,可皇儿你怎知你母后的厉害,而今朝政大权尽在武皇后之手,就是这个裴炎还敢于同她抗衡,你自己要有本事,就逐渐将权力夺回来,若操之过急,怕是要重蹈两个兄长的覆辙!

    当然,他不便明说,只是叮嘱皇儿,你的母后果决有智,处理国事你是离不得她的。一定要牢记:凡事请母后决断。”

    李显还能说什么:“儿臣遵旨。”

    李治将武皇后的手拉到胸前:“爱妃,朕的皇后,一个女人,能坐到皇后这个位子上,也算是到顶了,朕自忖一生待你不薄,就将皇儿和大唐江山托付你,愿好自为之,保我儿做个太平天子。”

    武皇后岂能听不出这弦外之音,李治让她满足皇太后的位置,让李显听她的决断军国大事,地位和权力都有了,只要让李显平安地当他的天子就行。她在李治的胸口按了一下:“万岁待臣妾的深恩朝夕未曾忘记,绝不会有负圣上的重托。”

    “朕就可以放心上路了。”李治深情地望着三子李显,心中默默祝愿,显儿千万不要落得两个兄长的下场。

    窗外,大雪像棉絮一样飘落,天地已是混沌一片,李治撒手离开了他的大唐王朝,时年五十六岁,谥号唐高宗;而武皇后则刚好年届六十。

    鋳踏满志的新主李显,在他的皇后韦娘娘的寝宫中,烤着火盆,憧憬着他执政的美好前景:“朕要大赦天下,减轻税负,给百官增加俸禄,让天下臣民都要高呼朕万寿无疆。”

    韦皇后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是谁,这大唐天下是你的吗?”

    “朕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是天子,想怎样就怎样“你太自不量力了。”韦皇后提醒他,“当今大唐天下,是皇太后的天下,你不过是她手中的一个玩物。”

    “朕,朕……”李显一下子蔫了。

    “先皇也是,遗旨偏要太后决断军国大事,这让皇上你有名无实啊。”韦皇后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那你说,朕该怎么办。”

    “决不能听任太后的摆布,”韦皇后出主意,“这你就要有自己的一套人马,即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朕便挑选敢同太后抗衡的大臣,给他们加官晋爵,真心为朕所用。比如先皇遗命的托孤大臣宰相裴炎。”

    “你呀,纯粹是榆木脑袋。裴炎他毕竟是外人,难保他关键时不投靠太后。”韦皇后点拨他,“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还得用自己的亲人可靠。”

    “咱们的亲人有谁呢。”李显感到茫然,“我的亲人也是太后的亲人,也难保不与太后一个鼻孔出气。”

    “傻瓜,用我的亲人哪。韦姓人当官,自然百分之百与你一条心!先将国丈委以重任。”

    “对呀,朕的岳父韦玄真,就是一个干才呀。”李显使了大劲,“朕要他做二品以上的大员。”

    “傻!二品?二品在朝中能说了算吗。”

    “那,总不能一下子提为一品。”

    “干,就要干个像样的。”韦皇后一语破的既然要升官,就让国丈任当朝宰相。”

    “这,合适吗?”

    “你是皇上,还不是你一句话。谁要是敢反对就免谁的官,让他回家抱孩子去。”

    “那,要是太后也反对……”

    “这就要看你的决心了。”韦皇后颇为决断地说,“你当皇上,总不能受制于她,反正迟早要同她摊牌,干脆这次就同她闹翻。你是皇上,她根本就奈何不了你,有了这次,下回她就不敢再干涉你了。”

    “好,”李显被韦皇后激起了豪情,“对,就同她抗一抗,看她有啥辙。”

    “下了决心,你还要有所准备。”

    李显就像小孩学步一样:“还要怎样?”

    “将那裴炎宣来,向他讲明利害,要他届时支持你。假如太后作梗,他也好为你帮腔。”

    “对,有理,还是皇后虑事细密。”李显对韦皇后赞不绝口。

    裴炎奉召来到皇帝的内宫,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这说明皇上对他的依重,说明他在朝中的地位。他放下高傲的架子,极其虔诚地上前叩拜:“臣拜见万岁,拜见娘娘千岁。”

    皇上开门见山:“裴宰相,朕召你进宫,是有件事要你出力。”

    “臣敢不效劳?”

    “明日早朝在金殿之上,朕要提拔国丈为侍中,届时你要首先支持,免得有不识时务的朝臣说三道四。”

    裴炎以为自己听错了:“万岁,圣上是说擢升国丈为侍中?那,那……臣这个侍中呢。”

    “照常当你的嘛,我朝六七个宰相的时候也曾有过,还在乎多一两人做宰相。”韦皇后不以为然。

    裴炎还是想不通:“万岁,娘娘,国丈韦大人的官职太低,一步就提为宰相,怕是说不过去。”

    “怎么,你首先就要反对?”皇上动怒了,“裴炎,你简直是不识好歹,竟敢违抗圣命。”

    韦皇后说得要柔和一些:“裴大人,皇上所以召你先打召呼,你如领头赞同,其它朝臣也就顺杆爬了。”

    裴炎实在是想不通,一个五品小官,连升四级当上宰相。而且事情明摆着,如果韦玄贞成为宰相,又是国丈,今后朝中哪还有他的位置,自己就名存实亡了,事事处处都要仰人鼻息。这个情况不能出现,要在一开始就顶住:“皇上,娘娘,国丈的擢升,是否分为两步,先升为二品,待过一段时间,哪怕是半年以后,再升为宰相。”

    “怎么,你还想教训朕?”皇上老大的不满,“做什么,该怎么做,朕还要你教不成?”

    “裴大人,可不要辜负了皇上的器重。”韦皇后也语带威胁味道了,“你应该明白敬酒不吃吃罚酒,可不是聪明人的选择。”

    “说吧,到底做不做?”皇上已是发出最后通牒,“朕意已决。你若是不同意,明日就不必上朝了。”

    事情到这个分上,裴炎岂能白白丢了官职臣遵旨。”

    “裴大人这就对了。圣意岂是能够违逆的。”韦皇后把话拉回来一些。

    裴炎告退出了宫门,身后传来李显的一句话,使他如遭雷击一般^“这个裴炎很不听话,待到国丈升职,就将他贬到外地。”

    韦皇后赶紧制止万岁慎言。”

    裴炎只觉得头昏昏沉沉,看来自己的前途已是要断送了。怎么办,谁能甘心走上失败的道路呢。他一思忖,如今要想改变这一切,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除非皇太后出面干预!裴炎想,反正皇上也要贬他离京,而今也顾不得许多了,且去皇太后处孤注一掷。

    武皇太后虽说深居在自己的宫院,可是李显召裴炎进宫,并未逃过她的耳目。那里刚一召见,信息就已报来。如今小顺子秉奏太后千岁,裴大人求见。”太后不免沉吟。

    春柳在一旁说太后,给他个闭门羹。看上次太后召见他时他那个牛气样,现在他也知道拜见太后了。”

    太后笑了笑哀家怎能与他一般见识。”

    “太后,奴才以为,皇上召见裴炎,必有重要事情。也许他是来通报消息,我们也好心中有数。”小顺子自有见解。

    “哀家看,他裴炎是有求于我,不然是不会硬着头皮来求见的。宣。”

    裴炎叩拜之后不肯起身:“太后,臣以往有不敬之罪,请太后处罚。”

    “算了,哀家免了你的罪过,平身回话吧。”太后问他皇上召见,看来是于裴大人……不利。”

    “太后英明。”裴炎不会说出对他前途的担心,“皇上和皇后的决策,不是对臣不利,而是对大唐不利。”

    “噢,说说看。”

    “太后,他们要擢升韦玄贞为宰相。”裴炎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一个五品小官,只因为是皇上的岳父,便一步登天高升宰相,这岂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儿他也未免太过分了。”

    “就是,如此而为,朝中大臣们谁会服气,长此下去,这大唐朝还不成了韦家的私产。”

    “对,这又置裴宰相于何地。”太后点破裴炎的心事裴大人可是顾命宰相啊。”

    “臣倒无所谓,这大唐江山不能落人韦家之手。”裴炎意在表明事态严重,“臣看皇上,几乎是对皇后言听计从。而今的皇上,就是韦皇后手中的傀儡。”

    “裴宰相觉得哀家会听任他们为所欲为吗?”

    “太后,明日早朝皇上就要降旨了。”裴炎提出,“太后现在就要干预,不能让他们得逞。”

    “好了。”太后不肯亮出她的底牌,“你只管放心回去,哀家自有道理。”

    裴炎还难放心:“太后,至迟也要明日早朝出面,不然韦玄贞当宰相既成事实,那就生米煮成熟饭了!”

    太后不再多说,只是微笑。待到裴炎离去,她命小顺子即刻召羽林将军程务挺进宫。

    程务挺奉召来到:“太后呼唤末将,不知有何驱使。”

    “程将军,哀家待你一向如何?”

    “末将能有今天,还不是太后一手提拔,对末将是天高地厚之恩。”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哀家用着你了。”

    “太后只管吩咐,末将便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

    “何至于谈及生死,哀家只要你为国出力。”太后交代,“明日你准备一千人马,听哀家的号令行事。”

    “末将谨遵懿旨。”程务挺出宫去了。

    喔皇宫的干元殿,是皇帝与朝臣们议事的地方。李显照例来上早朝,今天他心怀忐忑,因为要决定岳父升迁的大事。文武百官全都分左右列好,文班中以裴炎为首,武班中少了一个人,李显并未在意。因为他此刻关心的是母后是否也来上朝。

    与他同样关心的还有裴炎。这位宰相可真是有些焦虑了,昨日说得好好的,怎么至今这皇太后的影儿还不见呢。莫不是太后胆怯了。他不住地张望,就是不见太后的踪影。

    皇上开口了:“众位爱卿,朕今日要发布一道谕旨,决定擢升国丈韦玄贞为侍中之职,与裴炎同掌枢要,即日起上任。”

    韦玄贞早已是急不可耐:“臣谢主隆恩。”

    百官却没有反应,似乎是在观望。这无言的反抗,就说明他们内心的不满。李显想,这冷场总不是个好兆头,便不满地将裴炎点名道姓的发问:“裴大人意下如何呀,朕的决定,你觉得是否妥当。”

    “万岁一国之君,朝臣升贬,但凭万岁做主。”这话说得是有策略的,国家是你皇上的,当然你皇上说了算。

    李显想昨日与你事先说好,此刻为何是这模棱两可的话,便气呼呼地直接责问:“朕是问你,韦玄贞做侍中,你同意还是反对。”

    “臣,自然是唯皇命是听。”裴炎还是不直接回答。

    皇上来气了,面对百官你们大家为何都不发一言。朕擢升国丈,众卿认为然否?”

    这泛泛的问话,更是无人回答。

    李显觉得这皇上丢了面子,为了证实自己的权威,也给百官一个教训,他又当殿宣布:“即日起,由国丈一人执掌枢要,裴炎身体不适,暂且回府休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