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于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月十四,明军已是没有水喝,自然也就无法为炊。饥渴难耐的明军军心浮动,开始有人逃离。

    英宗也是人哪,他也是又饥又渴,对王振也有了怨言:“王公公,看来朕就是不死在战场上,也要饿死渴死。”

    王振已慌张,但他不肯认输:“万岁,我们有四十万大军,你又怕者何来?无水咱们就掘井,我就不信活人还能叫尿憋死,让兵士们立刻挖井。”

    几百兵士在樊忠指挥下,挥锹抡镐开挖。可是两个时辰过去,挖有三丈多深,却是滴水未见。樊忠捏一把井底的土,依然是干得起灰。他对关切的英宗奏道:“万岁,别再费劲了,这下面根本就没水。”

    英宗长叹一声:“悔不听邝野之言,现如今落得这般下场,朕如何面对全军将士?”

    八月十五到了。明军依然被困在土木堡,但是四十万大军抱成团,瓦剌也攻不上来。中秋佳节,如在北京皇宫里,一国之君的皇帝自然是风光过节歌舞升平。可而今,水也没得一口喝。英宗肠子都悔青了,自己为什么就轻信王振的话,搞这个吃苦受罪的御驾亲征。为什么不听邝野的忠谏,滞留在这土木堡不去怀来城。他别无他法,只能是长吁短叹和发呆。

    护卫将军樊忠进来通报:“禀万岁,瓦剌太师也先的使者乃公求见。”

    王振不等英宗开口,急急说:“快快有请。”

    乃公进殿后行他的单腿礼:“大明皇帝万岁!”

    “两国正在交兵,贵使来此何意?”英宗端起皇帝的派头,“莫非是来向我大明投降。”

    “陛下,鄙人是受太师委派,前来求和的。”

    邝野立刻产生了不信任:“贵使,你瓦剌军连连获胜,并未处下风,却来求和。令人生疑啊。”

    “正是,”英宗也有疑问,“也先又在耍阴谋用诡计吧。”

    乃公毫不惊慌:“陛下,我军虽说侥幸小胜,但贵国大军尚有四十多万,终难以少胜多。故而欲见好就收,两国罢兵休战,各回本土。我方保证此后仍然岁岁朝贡年年通好。”

    王振抢着答话:“这还差不多,你家太师还算是明白人。”

    邝野不解疑虑:“你们用何种方式,证明你们的诚意?”

    “请贵方提出条件。”乃公把谈判的球踢回给明朝一方。

    王振不管英宗是怎么想,便开出了条件:“你们瓦剌的人马,要立刻从土木堡撤走。”

    “撤军自然没问题,”乃公一口答应,“小人回去禀报太师,会立刻撤走所有人马。”

    于是,王振就做主了:“好,我们就算达成协议。”

    邝野依然质疑不休:“这事当再作商议,瓦剌的撤军如何监督,是真是假,总要有个说法。”

    乃公坦然地一笑:“兵撤自然就是撤了,你们也全都看得见,又怎会有假,陛下无须多虑。”

    英宗而今是急于脱离险境:“贵使既是言有诚意,你我双方便就此讲和,今后再不刀兵相见。”

    “好,小人即刻返回禀告太师。”乃公辞别。

    邝野还是多个心眼:“万岁,敌人打了胜仗,反倒主动前来议和,须防他们的阴谋。”

    王振对邝野是不屑一顾:“什么阴谋阳谋,我们且先离开这土木堡再说,大军不能困死在这里,万岁也不能再受罪了。”

    英宗深有同感:“若再不离开,朕渴也要渴死,瓦剌便是假的,我们也当真的对待。”

    说话间,护卫将军樊忠入内禀报:“万岁,瓦剌已经撤军。”

    王振闻听,立刻出房,上到高处瞭望。邝野也让人抬着,到外面张望。但见瓦剌的大队人马井然有序地退走,土木堡四周已无敌人的一兵一卒。

    王振兴高采烈地回到英宗面前:“万岁,敌人真的撤走了。”

    邝野随后跟进:“万岁,须防敌人另有诡计,当再观察一下,然后派出小股人马再行侦察。”

    英宗此刻是恨不能马上离开这被困之地,哪里还听得进邝野的忠告:“王公公,看看瓦剌军可确实撤离。”

    “万岁,千真万确。”王振鼓动,“圣上,趁敌人还没有反悔,尽快离开这个绝地。”

    英宗正是此意:“樊忠,安排护驾,马上离开土木堡。”

    樊忠也有些担心:“万岁,邝大人之言甚为有理,且让末将带人出去侦探一番,弄清敌人动向再作道理。”

    “瓦剌好不容易撤军,很快也先会清醒过来,再重新把土木堡围困,我们想走也走不了啦。”王振催促,“万岁要当机立断。”

    “朕决意立即移驾。”英宗严厉地说,“樊忠,带护卫兵丁开路,不得有误。”

    樊忠哪敢再劝阻:“遵旨。”快步走出。

    英宗起身就走,邝野的担架阻住去路:“万岁,切莫草率而行,一旦中计,悔之晚矣。”

    “邝野,你也太过分了。”英宗大为不悦,“快些让开。”

    王振在一旁加言:“邝大人,你如此对万岁不恭还是小事。万一误了万岁移驾,离不了土木堡,你担待得起吗?”

    邝野不肯挪开:“万岁,臣是一片忠心哪。”

    英宗皱起眉头传旨:“将邝野拖走。”

    武士上前,推开了邝野的担架。无论邝野如何呼叫,英宗再也不理他了。

    土木堡四外,是明军将士临阵挖起的一道堑壕,是阻挡瓦剌军骑兵的。明军撤离,也要越过这道壕沟。樊忠明白,出了这道壕,就再无安全保障了。他迟迟没有跨越,看见英宗来到。樊忠请旨:“万岁,可越过土壕?”

    “不过壕如何能离开土木堡?”英宗脸色难看。

    “遵旨。”樊忠率先过了壕沟。

    明军随后相继越过堑壕,适才还整齐的队形,由于纷纷抢先过壕,队伍完全打乱了建制。大家无不争先恐后,都担心落在后面会有生命危险。

    大军行出约有三里路远近了,也始终未见敌人的踪迹。王振似乎又得理了:“邝大人,你说敌人有诡计,如今我军安然无恙,你还有何话说?”

    “倒是奇怪了,难道敌人是真心讲和。”担架上的邝野四外张望。

    “看邝大人的样子,似乎是盼着敌人出现,以证明你的正确。”王振揶揄,“你该不是与敌人有约吧?”

    “邝野是朕的兵部尚书,断然不会通敌,王公公不可言语过于苛刻。”英宗掉转话题,“我们距怀来也不过二十里路了,没有敌人,估计再有一个时辰,就可安全抵达了。”

    一语未了,连珠般的炮声响起。雷鸣似的马蹄声和人的呐喊声,犹如海潮汹涌震耳欲聋。六万瓦剌马军,分为六股,像六支利剑插入明军队中,使得原本已凌乱不成建制的明军队伍,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四十多万明军,就像是被捅烂的马蜂窝,乱哄哄全然没有了章法。明军全无抵抗之力,任凭瓦剌军肆意砍杀,真是人仰马翻血流成河。

    混战之中,大明的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英国公张辅,内阁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铭等五十多官员,皆死于非命,四十多万大军也是死伤殆尽。护卫将军樊忠,凭着他的八棱紫金锤,在乱军中左冲右突,身上已是十数处带伤,但仍然奋战杀敌。眼看着数十万大军打了败仗,他从心眼里恨透了王振。要不是这个太监狐假虎威胡乱指挥,怎会有今日的惨败。乱军中也不知英宗皇帝的下落,更不知是死是活。

    “樊将军救我,快来救我!”身后传来十分熟悉的求救声,这公鸭嗓的声音不男不女的,不就是王振吗?他回过头来,认准确是王振向他策马跑过来,后面有瓦剌的一员大将在紧追不舍。

    看见王振的狼狈样,樊忠心中的怒火腾地燃烧起来。这个狗太监,要不是因为他,何至于数十万明军死在北疆。自己今天要为屈死的大臣和将士们报仇,他一伸手:“王公公,你过来。”

    王振像丧家犬一样,急切地想得到樊忠的保护:“樊将军救了我,回朝让你当兵部侍郎。”

    樊忠待王振来到近前,手中双锤齐下:“滚你妈的侍郎吧,你该回老家去了。”双锤把王振的脑袋狠狠夹住,王振的头就像砸碎的西瓜,顿时红的白的一起流出来,扑通一下栽下马去。

    就在此时,瓦剌赛利王的长枪也已刺过来。樊忠来不及收锤招架,刺中前胸,被挑下马。赛利王又复一枪,樊忠罹难疆场。但他是含笑而亡,他看着王振的死尸,嘴角现出一丝笑意。

    北京的初秋还是燥热难当,晚饭后人们大都难以入睡。于谦在庭院中的槐树下乘凉,仰望浩瀚的天河,目睹牛、女二星,由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想起了人鬼殊途的夫人董氏。在于谦看来,这天底下没有比董氏更贤惠的妻子了。夫人辞世那年,他才只四十八岁。按理说正值壮年的他,又有高官显位,完全可以续弦再娶。可于谦发誓不再谈婚,他把精力全都投入到为官的事业中,用为公的繁忙,排遣对夫人的思念。他的心潮一直都是平静的,可是近期一个女人的到来,使他如同一潭死水的心,泛起了微微的波澜。琴娘的投奔,使得于谦的家庭成员,不可避免地起了微妙的变化。

    后院传来了悦耳动听的琴声,那琴音缥缥缈缈,若断若续,若有若无,像一缕缕幽香,钻入人的肺腑中。于谦觉得这琴曲有些耳熟,细一琢磨,猛然悟出,这是当年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弹的那曲《凤求凰》。这是男人求爱的琴曲呀,可这分明是琴娘在弹奏,女人弹此曲是何用意?

    于广也听到了这琴声,他悟出了琴娘的心曲。慢步踱到于冕的窗下:“兄长,请到院中。”

    于冕闻声走出:“二弟,呼唤为兄何事?”

    “兄长可听到这琴声?”

    “还不是琴娘在抚琴,”于冕业已习以为常,“她一个人闷时,时常弹琴排解忧烦。”

    “怕是没有这么简单。”

    “难道还弦外有音?”

    “琴娘是冲着父亲来的。”于广一言令乃兄大吃一惊。

    “此话当真?”于冕又问,“你根据何在?”

    “琴娘是父亲在江西期间结识的,琴娘之父是俞伯牙的后人。父亲对他家的琴艺与古琴,都是情有独钟,而琴娘亦然。此番琴娘前来投奔,父亲又欣然收留,二人其实全都有意。”

    于冕并不认可:“二弟之言,全系臆断。父亲对母亲一往情深,多次申明决不再娶,你之推断,其实是痴人说梦。”

    “不然。”于广自有他的见解,“你我皆系男人,父亲还是壮年,且又身强力壮,没有女人在身边陪伴,也是长夜寂寞。真要到了晚年,就更需人照顾。实该早续弦,也免得日后一人孤单。”

    “你的意思是要从中撮合?”

    “你我兄弟,不妨做一回媒人。”

    “只是,当如何启齿?”

    “此事小弟也曾进行过试探,但遭父亲申斥。故而还要迂回曲折循序渐进,别弄成一锤子买卖。”

    “那,还是你想一个万全之策。”

    “此事父亲心中同意,他也必然不肯明说。我们且试探着一步步往前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于广拉住于冕的手,“你我这就去父亲处,摸摸他的动向。”

    二人走进父亲的卧室,于谦在房中正挥毫泼墨。于广凑过去一看,原来父亲是在作诗。行行列列看得真切:

    世缘尘爱总成空,

    二十余年一梦中。

    疏广未能辞汉主,

    孟光已先弃梁鸿。

    灯昏罗幔通宵雨,

    花谢雕栏蓦地风。

    欲觅音容在何处,

    九原无路辨西东。

    题目位置是“悼内”二字,显然这是写给他们的母亲的。

    于谦头也没回,对于广说:“广儿,你与琴娘相熟,就着你把这首诗拿给她,送去便是。”

    “那,儿当说些什么?”

    “什么话也不要说,琴娘是个聪明姑娘,她会明白我的用意。”

    一旁的于冕已理解了父亲的苦心,这首诗的意思是父亲还深深眷恋着亡妻,心中没有别的女人位置。话难以同琴娘直言,应该是让琴娘打消以身报恩的念头。这道理于广自然也明白,也就不能再提父亲续弦之事。

    于广踏入琴娘的闺房,琴娘的双手还在古琴之上。她站起身:“二公子,奴家这厢有礼。”

    “俞小姐,这是家父刚刚题写的一首诗,奉父命送来,请小姐过目。”于广递上尺素。

    琴娘急切地接过,注目细看。待阅过之后,不由得呆呆发怔。少时,口中喃喃自语:“女儿业已亡故的父母,我的命怎就这样苦啊。”

    于广想劝几句,又找不出合适的言辞,只得低声说:“俞小姐请多保重,在下告退了。”

    “你们父子难道都是这样狠心肠,就眼睁睁看着奴家在痛苦中挣扎,却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真让人寒心!”琴娘语调不高,但说得悲怆悯人。

    于广一时间怔住了,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也不知说什么话好,痴呆呆恰似木雕泥塑一般……(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