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于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宁王府的院中是一排蒙苫了黄缎子的条桌,上面摆满了各色礼品。有黄澄澄的金元宝,亮闪闪的银元宝,还有成匹的绸缎,成坛的美酒。最显眼的当属一溜景德镇细瓷烧制的十八罗汉,还有一尺高的观音菩萨。艳丽的阳光下,一片炫人眼目的辉煌。

    于谦从头看过一遍:“王爷,这是何意?”

    “于大人来江西一场,连本王的酒也没喝一杯,反倒为国为民除害,本王对于大人不顾个人安危,果敢处死王兴的壮举倍感钦佩。大人临行,就要返京,略备薄礼,聊表敬意。”

    “王爷,我于谦如收下这礼物,岂不也就成了赃官。”于谦说得决绝,“盛情心领,务请收回。”

    “于大人,你便是不要,也得带回去孝敬王振。”宁王点拨,“谁人不知,但凡官员回京都要给王公公呈送当地特产。”

    “我便不送,他能将我怎样?”于谦报以冷笑,“上次本官巡抚山西,我连老陈醋也没送他一坛,他王振不也没辙。”

    “此番不比以往,”宁王劝道,“大人斩了王兴,王振必不肯罢休,带去这套官窑景瓷,它是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王振必定喜欢。”

    “王爷,正因为我杀了王兴,所以带去王母蟠桃,他也不会与我善罢甘休。”于谦对这一积弊大为叹息,不觉吟出一首诗来:

    手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秧。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大人真清廉也,本王甚觉赧然无地自容。”宁王把住于谦的手,“但愿与大人再有相见之日。”

    “王爷保重。”于谦出府门上马。

    于广、周能,还有十数个兵丁相随在后。

    夏日的京城,赤日炎炎,雄伟的奉先、华盖、谨身三大殿,耸立在耀眼的阳光下,气势分外庄严。这在皇家也算是个大工程,重修这三大殿,就花费了数十万两白银。登基已经六年刚满十五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华盖殿大摆宴席,隆重庆祝工程顺利完工。

    皇家宴会自不寻常,御酒散发出醉人的香气,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满了珍馐美味,文臣武将早已分班按照品级入座。可是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没有到场,英宗迟迟没有开口举杯。看到百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焦急的样子,英宗还是沉不住气了,他吩咐御前太监金英:“你去看看,这许久王公公为何还不到场,这宴会就等着他开席了。”

    “奴才遵旨。”金英领命去了。

    司礼监的殿内,王振躺在床上闹心。他翻来覆去躺也躺不住,不知如何是好。喜宁站在床边,绞尽脑汁想要讨好安慰他的顶头上司:“公公,您说万岁也真是的,三大殿竣工这个宴会,给您安个座那是应该的,多个人也就多双筷子的事。皇上还又时刻离不开您,等着瞧吧,万岁爷他非得还来请您。”

    “咳!”王振眼前现出奉先殿门前那块铁牌。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立下的,严禁宦官干政。朝中的大臣们,就是以此为口实,坚决反对宴席上有他王振的座位。有朝一日,自己非得把这个铁牌砸碎不可。

    马顺垂头丧气地走进来:“王公公,我栽了。”

    王振漫不经心地侧过脸:“看你那熊样,就好像霜打了似的,我那大哥押解进京了?”

    “杀了!”

    “什么,杀了?”

    “王大人他让于谦给杀了。”

    “啊!”王振腾地坐起,“你难道没宣读圣旨?”

    “奴才啥都说了,可那于谦他根本不买您的账。他说我这钦差是假的,差一点也要了我的命。”马顺哭哭啼啼。

    “好你个于谦,真是反了,竟然敢抗旨。”王振气得在屋地上直打磨磨。

    “他这不是目无公公吗?这也就是目无君主。”喜宁在一旁加盐,“这个于谦一定不能轻饶。”

    “我一定要了他的命。”王振发狠。

    金英径直走入:“王公公,万岁口谕。”

    “我听着呢。”王振没好气。

    “万岁说道,文武百官都已入座,酒菜业已备齐,就等着您开席了。”

    “可有我的座位?”

    “您和我一样,还是在万岁身后侍立。”

    “你回禀万岁,没有我的座位,我无脸参加。”王振不客气地回绝。

    “那,我就这样回奏万岁?”

    “你就这么说,我等着皇上治罪。”王振已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是一副豁出去了的样子。

    金英回到华盖殿,英宗见他一个人归来,诧异地问:“怎么,王振他还在后面?”

    “王公公说,没有他的座位,他不会来。还说,就等着万岁治他的罪。奴才无奈,只好回来交旨。”

    众大臣议论纷纷,吏部尚书王直开口说:“万岁,王振一向妄自尊大,如今公然抗旨,当斩。”

    户部尚书王佐也有同感:“公然违抗皇命,与谋反何异?即当斩首示众。”

    英国公张辅也趁此机会表态:“王振从不把百官放在眼里,现在竟到了连圣上也不敬的程度,已是犯下死罪。”

    “杀,杀,杀。”百官几乎是异口同声。

    “别吵了。”英宗掩上双耳,过一阵才放下手来,“王振是朕的太子师,现在又身为司礼监太监,地位也不算低了,难道这庆功宴就不能多他一个人吗?”

    “万岁,太祖爷早有明训,宦官不得干政,国法昭彰,他的地位就是个奴才,决不能与百官齐列。”

    “好了,你们不要再说了,规矩都是人定的。现在朕是天子,凡事就当朕说了算。”英宗传旨,“金英,给王振在朕的下手安排个席位。”

    “万岁,这下手是在何处?奴才愚钝,还请明谕。”

    “就是在文武百官之上,在朕之下。”

    “奴才遵旨。”

    待金英摆放完毕,英宗又降旨:“你代朕前往司礼监迎请王振,朕与百官在华盖殿外迎候。”

    “万岁,这于理不合,万万不可。”吏部尚书王直急加劝谏。

    “朕说了,文武百官随朕殿外迎候,哪位大人官做够不愿当了,尽可回家抱孩子去。”英宗言罢起身离座。

    皇上这样对待王振,百官谁也不满,可是谁又愿意为此丢官去职开罪皇上呢,便纷纷起身,跟在了皇上身后。王直看看没几个人了,也只得叹口气脸红地从众出了华盖殿。

    王振与金英来到殿外,属实大感意外。他万万没想到皇上带百官在殿外迎候,这个面子可让他赚大了。可他表面上还是会做样子的,紧走几步,在英宗面前跪倒:“万岁如此,岂不折杀了奴才。”

    英宗以手相搀:“快快平身,你与众卿不同,多年来皆为帝师,这情谊非常人可比。”

    王振走进殿内入座,便有居高临下之感。皇上自是高踞在九龙宝座,而他则是在九级台上席地,这就比台下文武百官高出半截。王振不免得意地把全场扫视一遍,见百官皆有不平之色,他反倒更加扬扬自得。

    英宗举杯:“众卿,朕年幼登基,全赖百官用命,大明江山方得以海晏河清万民乐业。三大殿是皇城心脏,重新整修告竣,分外金碧辉煌。预示我大明天下永固,万古长存。”

    “皇上洪福齐天,万寿无疆。”群臣争相颂和。

    “万岁,奴才有本启奏。”王振心中对于兄长的死如鲠在喉,他迫不及待要报杀兄之仇。

    “王公公有话尽管奏明。”

    “万岁,抗旨的臣子该当何罪?”

    “看他是如何不遵圣旨。”

    “有一案子,圣旨明令调进京城由刑部审理,可此人竟不问青红皂白,逆旨将人犯斩首,这个人该当何罪?”

    “那,此人是哪个?”

    “万岁且说此人该当何罪?”

    “如此胆大妄为,自然就是死罪。”

    “万岁已然明断,此人进京,即当开刀问斩。”

    “王公公说了这么多,到底他是何人?”

    “兵部右侍郎于谦。”

    “他,”英宗心中还是有数的,“朕记得他是江西巡抚啊。”

    “奴才不是刚刚奉圣命,把他擢升为二品官吗?”

    “朕有过这一旨意吗?”

    “万岁不是说过,朝中事情奴才皆可代劳,官员升迁,奴才降旨后再禀报万岁知晓即可。”

    “可是,朕没听王公公讲过此事。”

    “奴才这不还没来得及。”

    “王公公既然提升他,为何还要杀了他?”

    “此人不识抬举,一向为所欲为,全然不把万岁的圣旨放在眼中,滥杀无辜,必死无疑。”

    王直已听出王振要害于谦的本意:“万岁,于谦官声甚佳,清廉敬业,王公公称其滥杀无辜,臣想其中必有隐情。”

    “说的也是,”英宗不由得点头,“身为一省巡抚,于谦也懂国法,他不会平白无故就杀人哪。”

    喜宁入内禀奏:“万岁,新任兵部右侍郎于谦奉旨回京有事奏闻,现在殿外,请旨定夺。”

    王振在英宗面前可是全然没了规矩,未等皇上开口,他抢先说道:“不用见了,万岁已然有旨,此人自然是死罪。推出午门以外,开刀问斩。”

    “这,说杀就杀呀。”英宗觉得唐突,但还不愿意让王振不愉快。

    “万岁,切不可任意杀人。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得审问清楚,证据确凿,何况还是朝廷大臣。”王直提醒。

    英宗原本就认为王振有些过分,有人帮腔,自然便有了托词:“王公公,还是让于谦进见问明原委吧。”

    英国公张辅看不惯王振的嚣张样子,把气撒在喜宁身上:“皇上已有旨意,为何还不宣于谦进见?”

    喜宁不知如何是好,他眼睛斜着王振:“公公,我可出去传旨了。”

    英宗显出不满了,他敢于对喜宁发脾气:“怎么,朕的话还不算数吗?宣于谦进见。”

    王振再狂妄,也不敢与英宗硬碰,没有再吭气。但他心中在运气,发誓要把于谦置于死地。

    于谦上殿跪倒叩头:“臣于谦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于谦,朕获悉你滥杀无辜,把王公公的兄长竟然给斩首,如此胆大妄为,你该当何罪?”

    “启禀万岁,臣杀的王兴,是犯下死罪,当斩之人。”于谦侃侃奏报,“人证物证一应俱全,刑部可以验核。臣如处置失当,甘愿领罪。至于他是王公公的胞兄,臣就更当秉公断案。常言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想王公公身居司礼监要职,更知国法昭彰,不会袒护他犯法的兄长。”

    “万岁,不要听他巧言令色。且不论王兴有罪与否,他抗旨不遵,便是藐视圣上,即为死罪。”王振专挑要害之处。

    英宗也就不免发问:“于谦,既然你证据确凿,为何不遵旨押解回京交刑部审判,而非要问斩,岂不是有舞弊之嫌?”

    “万岁,臣对那钦差的身份颇有置疑。”于谦答道,“那马顺明明是宁王府的家丁,且是涉案之人,为何突然间成了锦衣卫指挥,真是咄咄怪事。不止微臣不信,就连宁王也不信,圣旨真伪难辨,不敢轻易相信。”

    英宗转问王振:“王公公,这马顺的身份是真?”

    王振做不到理直气壮,声音有些低沉:“自然是真。”

    英宗又问王直:“卿是吏部尚书,锦衣卫下层官员也要在吏部备文,可知马顺之事?”

    “万岁,臣闻所未闻,这马顺就是冒牌货。”王直毫不留情。

    “万岁,是奴才认为马顺是个人才,且其对万岁忠心可用,安插到锦衣卫,还未及向吏部行文。”王振此时只有咬住英宗为自己开脱,“圣上曾有口谕,奴才可以先行任命再补报皇上,让他做钦差,也是彼时更无合适人选,他熟悉路径案情,便派他前往江西办差。”

    “朕都听明白了,王公公用人是为国选贤任能,皆事出有因。于谦所做亦情有可原,二人皆不治罪。于谦仍去兵部任职,现在入座就席参宴。”英宗是想做个和事老。

    “不可!”王振气得站起,“万万不可。”

    英宗疑惧地看着王振:“王公公的意思是……”

    “于谦抗旨若不治罪,万岁的权威何存,以后还如何约束文武臣僚,国法不能儿戏,于谦非杀不可。”

    “这,”英宗用商量的口吻,“王公公,于谦他真的犯有死罪?”

    “立斩不赦。”王振使用了威胁的口气,“万岁如不秉公而断,奴才也就无颜在朝了,要离宫回家。”

    “王公公你不能走。”英宗自小对王振产生了依赖,时时处处离不开王振,这一招算是击中了他的要害。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