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鹿鼎记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瞎婆婆掩埋了丈夫的尸体,看着病恹恹的儿子,直觉得天塌地陷,绝望占据了整个思想,她不知以后的路该如何走,今后的生活该怎么过,整日里以泪洗面,渐渐地眼睛模糊了,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要不是娘家兄弟姐妹帮衬着,真不知这娘俩怎么生活下去。

    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瞎婆婆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仇视一切,看不惯一切,人也变得越来越刻薄。在她的心中,再也没有了阳光,没有了温暖。她自称自己是瞎婆婆。

    农村有一种传说,叫“死七犯八,小鬼打他;死八犯九,脚镣手铐”意思是人如果死在阴历每一旬的逢七和逢八不吉利,死后是要下地狱的,到阴间是要受罪的。

    瞎婆婆死的时候,是阴历的十月初八。

    更巧的是,前院的老叔在初七的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瞎婆婆被两个小鬼带走了,手上和脚上都锁着铁链子。

    这个梦,印证了传说的正确性。这个梦一经传出,整个小村都轰动了,村里的人议论纷纷,出殡的时候,人们都不敢到跟前看热闹。

    石榴偷偷请来了封建先生,先生让家人用一个瓦盆装满沙子,做上九十九面小白旗,插到沙子上面,把瓦盆放到棺材上一并出殡下葬,据说是为了在小鬼打她的时候,让她有地方躲藏。

    瞎婆婆就这样走完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一生。

    七

    盘根整日里游手好闲,净干些偷鸡摸狗,捕鱼捉虾的勾当。打架斗殴成了家常便饭,他也成了派出所的常客。到了二十八九了,仍讨不上一房媳妇。

    石榴为儿子的婚事愁白了头。她托了好多媒人,人家一听说是柳家的盘根,要么搪塞几句应付过去算了,要么就干脆说没有合适的姑娘,借口推脱过去。

    那时,盘根经常到渡口找老艄公学划船,慢慢地就和艄公的徒弟李如生熟络了,渐渐成了好朋友。

    盘根家和如生家相距五华里,对盘根了解的相对要少点,他经常到如生家里去玩。他能说会道,嘴也特别甜,叔、婶、哥、姐、妹叫得亲切自然,博得了如生家人的好感。如生的父母亲觉得纳闷,怎么看不出盘根象人们说的那么赖呀。不过他们还是提醒如生,不要和盘根走得太近。

    如生有一个妹妹叫如意,20岁出头,人长得乖巧水灵,左邻右舍喜欢,哥哥姐姐爱戴,父母亲更是当成掌上明珠。盘根在如意面前总是甜言蜜语,出手大方,看起来很豪爽,这让情窦初开而又涉世不深的小姑娘着了迷,两个人很快都有了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爱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悄发了芽。

    如意知道盘根名声不怎么好,不敢和家里人说。盘根也知道如意家人不会同意他和如意相好的。于是,他就和如意商量,不如偷偷离家出走,到外面去创天下,他一定让如意过上舒心的日子。如意经不住盘根的诱惑,就答应和他一块私奔。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如意借口去找村里的一个小姐妹玩,跟着盘根跑了。等到如意家里人发现如意找不到的时候,才如梦方醒,女儿已经跟盘根私奔了呀。

    七十年代的农村,私奔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是让家里人出不得门见不得人的丢人事,而且是和臭名远扬的盘根私奔,那更是李家的奇耻大辱。如意家里的人呼天抢地,把盘根家的祖宗八代骂了无数遍。如意的母亲还带着她的哥哥和姐姐,到柳家去在闹一场,向石榴要人,把许多难听话摔进了柳家的角角落落,也摔进了左邻右舍的耳朵里。最后,气极败坏的如意的家人砸了柳家的锅碗瓢勺,桌椅家什,气咻咻地回去了。走的时候还撂下话来:

    “一旦发现了盘根,一定将他大卸八块,丢到河里喂鱼!”

    石榴默默承受着如意家人暴风骤雨般的扫荡、谩骂与恐吓,直到他们精疲力竭地离去,和老憨默默地收拾着残局。

    盘根带着如意到了山那边的小县城,痛痛快快玩了一段时间,俩个人什么也不会做,人生地不熟的,兜里又没有多少钱,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如意开始后悔了,也开始想家了,整天吵着要回家,让盘根烦恼不已。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认识了当地一个二流子孙小明,孙小明给盘根出主意,说山里的人讨媳妇困难,让盘根和如意以兄妹相称,在当地骗婚。

    盘根没加思索就拒绝了孙小明的鬼主意,但经不住孙小明的鼓惑,又迫于生计,犹豫再三,还是点头同意了。然后,他就做开了如意的工作,开始如意说什么都不同意,把盘根痛骂一顿,说他没良心,没人性,哭着吵着要回家。盘根连哄带吓,再加上信誓旦旦的保证,有了钱以后一定好好和她过日子,一定不让她受委屈,他会好好爱她一辈子,疼她一辈子。如意经不住盘根的软磨硬泡,再说又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只好任由盘根摆布了。

    他们先由孙小明特色好骗婚的对象,主要是家庭条件不好,或者人老实,或者身体有残疾的,年龄偏大,在当地不好找对象的家庭。

    先是孙小明出面,说自己无意间在半路上碰到了这兄妹俩,他们父母双亡,家里生活困难,哥哥想在当地给妹妹找一个婆家,给他哥哥凑点路费、盘缠和生活费,好让他回家找一个媳妇过日子就行了。

    对于那些讨不到媳妇的家庭,这无疑于雪中送炭,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一般情况下,男方的家人都会爽快答应,然后东借西凑,给盘根弄来一笔数额不少的费用。而盘根拿到钱后,就会爽快地催人家赶快和自己的妹妹成婚,自己好回去过日子,最多不超过三天,如意就会和那个男人成婚,而从来不打结婚证。

    盘根在如意的婚礼上,作为娘家人受到贵宾般的礼遇,酒足饭饱后,他就和如意约好逃跑的时间,回到旅馆里等着,或者和孙小明去物色下一个冤大头。他约如意出逃的时间一般都在晚上,如意等男方家里的人都睡着后,悄悄拉开门,溜出村外,和盘根汇合,然后逃之夭夭。

    孙小明也不会吃亏,男家一般都要给他谢礼,盘根每次也要给他一笔辛苦费。

    如果晚上有的家庭管得严,或者大门上锁不容易逃走的话,过几天,盘根必定要再来看他的妹妹,住上一天两天,等男方的家人疏于防范时,再借口回家,如意理所当然要送哥哥到村口,二人就搭上公共汽车逃跑了,等那家人发现的时候,人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就这样,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那时的通讯条件差,尤其是山区,消息更闭塞,人们的防范意识几乎没有,再一个就是轻信孙小明,认为他是当地人不会骗人,也不会出什么事情,所以他们每次都能得逞。

    如意的父亲不甘心自己的女儿就这样被盘根拐骗走了,发誓一定要找回女儿。他咬牙切齿地发誓:

    “哪怕跑到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找到这两个孽种,将他们碎尸万段。如意,你这个龟孙子,我决不轻饶了你!盘根,你这个狗娘养的杂种,找到你我一定打断你的狗腿!”

    女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呀,如意的母亲毕竟还是牵挂着自己的女儿,怕老伴真的伤害着如意,她就劝道:

    “他爹,别使你那驴脾气,找到了好好劝说闺女回来,千万别打,打残了怎么办呀?”

    “打残了我养她一辈子!”如意爹狠狠地说。

    如意的妈妈直抹眼泪,送她爹上路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叮咛嘱咐一番。她爹走出很远了,还对着她爹的背影喊道:“见了闺女好好说话,让闺女回来啊。”

    如意的父亲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过了无数村庄,问寻了千家万户,历时二年多,几次出去寻找,终于寻访到了他们的踪迹。

    如意父亲赶快回去带上她的两个儿子,在深山里一个偏僻小县城的小旅馆旁边,守了一天一夜,等盘根和孙小明出去的时候,他们冲进旅馆,将如意押了回去。

    盘根和孙小明回来后,到处找不到如意,后来他听服务员讲,如意被三个男人带走了,就猜到是如意的父亲和哥哥过来了,做贼心虚的他,怕如意的家人再来和他算帐,马上结帐仓皇走人。他不敢回家,带着如意给他骗来的青春钱,去别的地方流浪了。

    如意回家后,被家人狠狠揍了一顿,给她找了一个附近村庄的跛脚男人结了婚。跛脚男人开个修理钟表收音机的修理部,如意干着家务,从此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八

    盘根换了几个地方,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不想干出力气的活,自己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只有在城市的空间里游荡,在游荡的过程中,他结识了搞传销的孟大庆,于是,他就跟着孟大庆干了起来。

    那个时候,中国经济尚处于复苏阶段,渴望致富的人们苦于找不到门路,而传销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也处于萌芽状态,带着非常神秘的色彩,被善于投机钻营的人所利用。就这样,传销很快走进了百姓生活中,找到了它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孟大庆和盘根先是在山区推广鹌鹑养殖技术。他们先印发了大量的宣传材料,把鹌鹑蛋宣传成营养的小金库,富含二十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高于鸡蛋二十倍。并承诺按合同价长期回收产品,保证养殖户年收入达到数万元。

    他们从其它地方廉价购进鹌鹑蛋,每个成本仅1-2毛钱,然后孵化出幼鹌鹑,作为种鹌鹑卖。每对种鹌鹑卖价高达50元,然后再高价回收鹌鹑蛋,每个5元,继续孵化出鹌鹑来高价卖给养殖户。刚开始喂养鹌鹑的农户,着实发了一笔鹌鹑财,这样就带动了大批农户前来购买种鹌鹑,鹌鹑养殖迅速发展,给盘根他们带来了滚滚财源。

    养殖鹌鹑的农户越来越多,来卖鹌鹑蛋的人也越来越多。开始,盘根他们用回收的鹌鹑蛋孵化幼鹌鹑当种鹌鹑卖,后来市场趋向饱和,当卖鹌鹑蛋的农户在盘根他们的办公门前排成长龙的时候,他们就将回收来的鹌鹑蛋偷偷拉到深山里,往山沟里一倒,卷款潜逃了。任农户们在他们办公室门前聚集等待,后来才发现情况不对,当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许多人哭天抢地,怨声载道,有些人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投了进去,还有的人是借钱或贷款投进去的,甚至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

    盘根他们卷款逃走后,到其它地方如法炮制,他们印制了大量的小广告,并附上某某农科院专家的名字和介绍,让他们的骗局更具可信度。他们先后搞过海狸鼠养殖、獭兔养殖、药材种植等传销活动,让更多的农户上当受骗子。

    社会上其它人也很快卷入传销热浪里,传销遍及全国上下,从城市到农村,传销成为最时髦的经营活动,让更多渴望致富的人掉进骗局。

    后来,国家取缔非法传销活动和组织,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法乱纪人员,传销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繁衍的市场,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孟大庆被依法抓捕,盘根则逃掉了,给公安部门留下了案底。

    盘根在骗了一个药厂20万元药品款后,悄悄地潜回了老家。

    这个时候,柳家已是人去屋空,破败不堪。瞎婆婆早已做古,石榴也死了,老憨领着随根走了,英子早已嫁了人。柳家老宅在风雨中默默地等着盘根的归来。

    盘根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就被药厂的人跟踪追了过来。他们找到了一个在当地打工的老乡,骗开了盘根的家门,盘根从睡梦中迷迷糊糊被叫醒,穿着裤头和背心,打开房门一看,四五个人站在门口,一下子就清醒了,没等他关门,这几个人拉住他就往外走,盘根扒着门框叫了起来:

    “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我不认识你们呀。”

    几个人恶狠狠地说:“跟我们走吧,少装蒜了,我们来要你的命,让你知道我们的钱不是好骗的。”

    盘根立马软了下来:“弟兄们,有事好商量,好商量。”

    “谁跟你是弟兄,少废话,跟我们走!”

    几个人拖着盘根就向村外停车的地方走去,盘根一看形势不妙,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前院老叔被盘根的呼救声惊醒,急忙穿衣起床,和同样被惊醒起来看情况的邻居们一道,追了出来,边追边喊,那几个人一看情况不好,丢下盘根坐车跑了。

    盘根被拖出了近500米,背心被拖成了碎片,脊梁被拖出了道道血痕,人也被吓得晕了过去,老叔和邻居把他抬回了家。

    经过这次风波,在老叔语重心长的开导劝说下,盘根终于下决心投案自首,洗心革面,重新作人。

    第二天,老叔陪着盘根走进了公安局的大门。

    盘根因诈骗罪被批捕,又因其有自首情节,且已退还了所骗钱物,被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九

    盘根在监狱里深思了很久,一直不吃不喝,也不愿开口说话。

    经历这次的风险,为他的灵魂实实在在地敲响了一次警钟,他在默默回味着过去,回忆着自己近四十年来的生活,感叹伤心之余,更多的是追悔和对自己的痛恨。

    在监狱管教的耐心说服教育和开导下,他才渐渐地从巨大的精神压力与折磨中走了出来。之后,他积极改造,热心助人,并认真参加技能学习与培训,两次获得减刑,从而得以提前出狱。

    出狱那天,老叔来看他,叔侄相见,默默无语。老叔最后打破僵局,轻声说:

    “回家吧,一切从头开始,还来得及,你娘你奶奶在地下看着你呢,她们的坟前需要你去给她们烧纸培土呢,她们不在的时候你都没来得及为她们送行,现在去和她们说说话吧。”

    盘根眼眶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了几个圈,他扭过头去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把眼泪强忍了回去。

    “老叔,我没脸回家见父老乡亲,更没脸去见我娘。我想到外面去闯一闯,你放心,这次我一定遵纪守法,不混出个人模狗样来,我就不再进咱老柳家的大门,我愧对柳家的列祖列宗啊。”

    老叔没说什么,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递给了他。

    盘根说:“老叔,我走了,我娘和我奶奶的坟麻烦你老多照护,我会尽快回来的。”

    老叔点头,叔侄握别。

    怀揣着老叔给的200元钱,盘根来到省城,在一家建筑工地找了一份工作。

    他从最初的小工做起,凭着他的聪明和八面玲珑的本事,以及以前闯荡江湖积累的经验,很快和老板成了好朋友,铁哥们。一路从材料员、工长和部门经理,做到了总经理助理。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那时,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城市发展的标志在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核心在城市建设,于是,办公楼写字楼拨地而起,城市森林林立,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建筑业成了经济发展初期的朝阳产业。

    盘根和他的老板瞄准房地产开发项目,率先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挣得个盆满钵满。

    膨胀的经济带来的是房地产热的持续升温,强劲势头经久不衰。

    盘根瞅准这个机会,成立了自己的鹏飞房地产开发公司。

    创业之初,招兵买马之时,盘根就把目光投向知识与技术型人才。他要充分利用手下人的聪明才智,弥补自己在商场上拼杀时的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

    大学生倩玉和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就这样走进了他的公司。

    商场上长期的摸爬滚打,默契配合,倩玉走进了盘根的内心,渐渐地也走进了他的生活。

    一切都在顺其自然地发展着,业务、业绩、感情

    当一切都瓜熟蒂落的时候,他们牵手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于是,才有了开头盘根在母亲坟前祭拜的场面。

    尾声

    两年后,盘根带着倩玉和他们呀呀学语的儿子小健,再次来到母亲和奶奶的坟前,告慰母亲和奶奶的在天之灵,柳家香火有了继承人,不孝的盘根让她们操了一辈子的心,受了一辈子的累,盘根永远不会忘她们的养育之恩。

    盘根又找到老叔和英子俩口,给他们20万元,让他们招呼把柳家老宅翻盖成二层小楼。

    之后,盘根又给村里捐款30万元,修路和修建学校。他自己称,自己这是在赎罪,赎自己以前所欠的全村父老乡亲的罪。

    现在,水泥路早已修通,学生已坐进窗明几净的教室,柳家老院的两层小楼也成了村里的一种风景,那种气派把过去的颓废破败一扫而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