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龙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它位于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大明湖是一个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

    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烧。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李易一看见就喜欢上这里,现在他每天八点就来报道,简直比上班打卡还准时。反正这个时候来玩又不用花钱,而且李易也不需要睡眠,选择这里打发时间是再合适不过的李易独自一人在大明湖闲逛着,虽然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了,但大明湖还是有三三两两结伴而游的游人从李易身旁穿过。和往常一样,李易来到了历下亭。

    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历下亭年代久远,几多变迁。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不过,当时的历下亭在五龙潭一带,唐朝末年就倾塌了。

    北宋以后,历下亭移建于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口3年)才在湖心岛上重建。现在的历下亭虽几经赘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额“历下亭”三宇,为清乾隆皇帝手书。亭北名士轩中,墙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画像及济南历代名人的画像,门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坐在石橙上,从无极戒指里拿出了自己的随身酒壶,就这么坐在那喝起酒来了。突然,附近的一阵灵气波动引起了李易的好奇。

    李易的神念很快就来到了灵气波动的地方,只见一道闪着淡淡青光的光罩将整个小山头都完全覆盖,李易的神念十分轻松的穿过了这个光罩。

    光罩里的情景便出现在李易的神念当中,两个人,两个摆出了大有一言不和便开打的架式的人。一个身着青色道袍的中年道人浑身上下流动着凌历的剑气,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把锐不可挡的利剑。

    这道人是引气后期顶峰的修道者,此时他已经疯狂的运转起体内的真元,身上的剑气也更盛了。李易知道他是蜀山派的人,而这个青色的光罩正是他放出来的。

    李易欣赏的看了一眼那个蜀山派的人,心里暗道:不错,看来这家伙考虑的挺周全的!可惜了,要是你不是蜀山派门人,老子倒可以伸手助你一臂之力!可是,如今老子只想看一场好戏,多么精彩的一场戏啊,普通人还看不着呢!嘿嘿青光罩是一件低级法宝,里面只是一个简单的藏匿阵法,没有其它的功用。这点倒是李易高看他了,要知道自古以来修道界就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和世俗界的界限是十分明确的,即便是深入红尘历练的修道者也是严禁以本身法力扰乱世俗人间的。这几乎已经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禁令。如今这青光罩已是那些正道中人每人必备的一件法宝,并不是眼前这个蜀山门人的品德有多高尚。

    另外一个全身都笼罩在觅大道袍中的诡异道人,一袭黑色的道袍上不断流转着阴云,漆黑的雾气将他全身上下包裹起来,只能依稀看到一双散发着荧荧绿光的眸子,一只皮包骨头的爪子抓着一个年代似乎很古老的古董香炉。那黑气让李易很讨厌,是从心底发出的厌恶,李易知道他是一个修魔者。因此李易根本没打算出手相助。这两人中无论谁死了,都很合李易的心意。

    只听那修魔者嚣张的骂道:“桀桀,玄剑小杂毛,你们蜀山派好像管得太宽了吧?老祖我不就看这香炉不错,可以拿回去当摆设用的嘛,就顺走拿走了嘛,不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香炉嘛?你这个小杂毛至于嘛?非要死死的追着老祖后面呢?桀桀,老祖又不是美女,你追老祖干吗?还不快快退去?老祖我今天心情好,就不跟你计较了!”

    玄剑冷哼了一声,愤怒的骂道:“黑灵老魔,我敬你是前辈,只要你留下手中的东西,贫道就可以当做今天的事情没发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