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亡者低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死了一地啊,死了一地,哎哟我的娘。”老汉喊着娘,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

    “那个情形,阴森啊,连着好多天,我闭上眼睛就能瞧见,这辈子是忘不了啦。”他把烟放在嘴里,使劲地嘬。

    面前的整座山,都是智蚁科技的养殖基地。这是眼下最热的保健品公司,打着生态养殖的旗帜,号称最高等级的蚂蚁是用猪肉加专门配方食料放养喂大,把小小的蚂蚁卖出黄金价。现下什么东西只要是放养的都贵,连蚂蚁也要放养了,一下子就偶人,打败许多其他的“圈养饲料型”蚂蚁类保健品,销量节节攀升。单看山脚下那片白色的内部度假村,就知道他们赚了多少钱。

    日上三竿,我正在一片油菜地旁,和一位农家老伯聊天。

    这是昆山,当年王雯带着驼子去找的兽医,本就住在山脚下的一幢农民别墅里。

    王雯一去就没有回来。等到第二天,团里派人去找,小别墅里没有人应门,隔着窗户向里望,就看见地上有血。

    王雯和驼子都死了,那个姓游的兽医不知所踪。

    王雯的手上腿上有很深的狗咬伤,但致命伤时割喉一刀。驼子背上的驼子不见了,一片血肉模糊,且右后侧动脉被划破,死于大出血。

    警方的调查记过,当时游一生的家人去了海南游玩,诊所里只有他一个人。游一生开刀失败,致狗大出血,且发狂咬人,这对他的名气是毁灭性打击,有可能一时不理智产生了杀人灭口的想法。同时王雯的衣衫有撕扯迹象,也不排除游一生见色起意施暴未果后杀人的可能。另外,手术割下的瘤不知所踪,是案子的另一个疑点。

    现场的情况一片狼藉,狗死在手术室,王雯死在客厅,是在向外逃的时候被椅子砸倒,再遭割喉的。椅子上采到了游一生的指纹。

    游一生“畏罪潜逃”警方当时一度在汽车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布网,监控家庭电话,却一无所获。

    其实,现在想来,脑太岁进了马戏团,最后落得这样的记过,完全是它自己的选择所致。如果不是它把自己变成了一条马戏团中的宠物狗,事态绝不会发展到后来的地步。但它的运气之背,依然让我叹为观止。我知道我这样说很不厚道,又有两条人命伤在它手里,但作为一个以灭亡人类这个物种为目的的异类,一个曾导致上百人死亡的残忍恶魔,现在多出来的这几条人命,完全是“误伤”级的。

    我可以大概想到当时的情景。王雯把驼子骗去看医生,但害怕进了诊所被驼子识破谎言,预先带了一只强效麻醉针。她可能在接近诊所的时候就一针扎进驼子身上,让驼子失去反抗能力。

    脑太岁在针扎进宿主身体时才发现不对,然后调集能量在狗体内迅速分泌出抗麻醉的化学物质,所以狗苏醒的时间比王雯预料得早得多。应该是刚上手术台,医生才没切几刀的时候。

    驼子复苏后的激烈反应,致使游一生划破了狗的动脉造成大出血,当时的情况对脑太岁来说必然十分危急,这只拉布拉多无法再作为宿主使用,它得要立刻更换宿主。

    其实在我向来,脑太岁还是有另一个选择的,就是拼着受些伤害,假作被切下来的肉瘤,被扔进垃圾箱里,等待时机。为是么它没这么做,也许是它已经习惯于寄生在其他生物身上,习惯于有一个受它控制的宿主了,惯性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也许是游一生在开刀的时候发现这个“瘤”非常奇特,不打算把它扔掉而是做切片实验,那样就算杀不死脑太岁,也会大大伤害其神经。后一个选择也有另一个问题,它完全可以等王雯回去,游医生一个人要切片研究时寄生的。

    如徐亮所说,总有些问题永远找不到答案。无论因为怎样的动机,脑太岁先是控制狗咬伤王雯,再附体控制游医生。王雯只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女孩子,当时瞧见这如电影异形中的场景出现在眼前,就算脚没有受伤,大概也吓软了,终于在逃出大门前辈游一生追上杀死。

    警方不下了天罗地网,为什么没有抓到游医生,在我看来,并不是脑太岁狡猾,而是警方的预判出现了错误。

    通常此类恶性案件,凶手都会外逃,特别是和家中没有联系,外逃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警方的所有手段,都是针对外逃而来的。但我觉得,脑太岁恐怕逃不远。

    以上一次杀死刘春城时为例,尽管附体在了一条狗身上,脑太岁还是尽了一切的力量,消除痕迹。但是这一次,在一幢无人打扰的别墅里,脑太岁控制的是人,有大把清理一切痕迹的时间,却什么都没有做就逃走了。哦,只是随便拉扯了两把王雯的衣服故布疑阵,还有把驼子背上的伤口弄得模糊来了一些。

    结合何夕对附体负面作用的猜测,恐怕脑太岁的情况,是极不乐观。在这种恶劣形势下,脑太岁第一要解决的是体内矛盾,而非远遁。

    以上这些,都是昨晚团长告诉我的。林杰帮我往昆山市公安局打了电话,基本属实,没有补充。我觉得再找办案人员并无太大必要,如果脑太岁没逃远的话,也许周围的居民会发现些蛛丝蚂迹。

    这位老汉的房子,就离游医生的小楼不远。他极健谈,听我打听游医生的事情,张口就滔滔不绝。

    “不是我老头子迷信,那年开春,妖着呢。你说游医生,平时多好一个人呐,怎么会做这种事他有老婆有儿子,日子过得热腾着呢。再说了,他老婆,那可比死的小姑娘漂亮。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材有身材,嘿。当然,那是说她年轻的时候。”

    然后他才反应过来,问我是谁,为什么要打听这些东西。

    我记起林杰帮我杜撰的理由,信手拿过来。

    “你要打听奇怪事情写文章,那我告诉您,那年开春,奇怪的事情可不单是这一宗,还有更古怪的呢。”老汉说。

    我忙问还有什么。

    时间就是游医生诊所出事后的第二天,夜里下过雨,老汉早晨进山里去,想采些野蘑菇。尽管智蚁科技把整座山都租了下来,但作为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的人,有的是小路能让他偷偷溜进山里不被智蚁科技的人发现。

    进山没多久,眼前的情形就让他吓得魂不附体,飞快地逃了回来。

    先是零星的几具,老汉好奇,压着恐惧,顺着往前走,就瞧见了一大片的尸体。

    当然不是人的尸体,有鸟、山鸡、松鼠、黄鼠狼、野兔、野猫、蛇,甚至还有两匹狼。从前总是有人说在山里听见过狼叫,从来都没谁真的见过。

    这些山禽野兽死得血肉模糊,肚皮翻开,羽毛内脏飞得到处都是。许多虫子聚在这些尸体旁啃食,好像还有许多虫尸。那简直是个人间地狱,老汉顾不得细看,飞也似的掉头就跑。

    怎么那么像中了范式病毒的死状?我心里想。

    “您有和别人说吗,别人见到过吗?”

    “我回来就吓病了,烧了七八天,别人只当我在说胡话呢。后来我有大半年没敢进山,再进去时,就没见过类似的事情了。”

    老汉说的事情,肯定和脑太岁有关系。但到底是为什么造成的,我无从猜测。

    我跑去智蚁科技的度假村,给几个门口的保安发了烟,亮了记者证,说是来采访这么件奇事的,问他们有没有听说过,都摇头。我又照着老汉所说,从一条小路上山,在山林间深一脚浅一脚的东走西逛,把鞋弄得都是泥,没发现一点异状,就和普通的山林一般无二。

    我找到正经山路,前面是个白色的凉亭。过了凉亭,路的一侧树了块木牌,上面写着“三号蚁区”后面用一人高的绿色塑料隔离板围起一大片,想必就是智蚁科技的养殖基地了。

    迎面走来一个穿着白衣的工作人员,看见我愣了一下,问事我谁怎么进来的,然后客气地把我送出山。路上我问他有没有听说过山里动物暴毙的事情,他说自己才来工作不到一年,但没听同事说起过。

    临近终点,却被卡住的感觉非常难受。我接连打给何夕梁应物还有林杰,他们和我一样,觉得这事情呢一定与脑太岁有关,但怎么个有关法,从何查起,却没有头绪。

    梁应物让我别急,因为尸体是在荒僻的山路不通的林子里,周围也不靠着蚂蚁养殖场,所以的确可能只有老汉一个人看见;但另一个可能,是智蚁科技知道这件事,因为某个原因压下不说。他建议我先回上海,从侧面探探智蚁科技的底再说。

    也只能这样,我继续留在昆山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再者事情毕竟过去了两年,急也不在今天。比起来,张岩的事情才真是急。美剧whthoutatrace里说,失踪超过48消失生还可能性就很低,这是源于fbi真实的数据。诚然中美的情况有许多不同,但我初见张岩时,刘小兵已失踪许多个48小时了,他现在还活着吗?

    我看了眼表,二十二点三十分。这是块最多只值三十块钱的假劳力士表,做工粗糙得任谁都能看出它的真面目,只差在表面上刻着“假货”二字。

    桥洞里没有路灯,洞外的灯光星光只照得进小半,即便我的眼睛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光线,能看到的依然有限。

    这就是已经连续发生过两起失踪案的桥洞。这是我蹲点守候的第二天。

    胡子拉碴,头发粘呼呼的,身上三天没洗澡——这对流浪汉来说显得太干净,所以我在第一天的时候就往身上“上过妆”衣服是脏脏的旧西装,现在许多流浪汉都穿这个,都快成制服了,让要钱也显得很“正式”

    我带着一个装了个追踪器的旧山寨手机,梁应物接应的车就停在桥洞外的对面路上,我走出桥洞就能看见那辆黑色的奥迪。作为双重保险,我的脏头发深处,左侧头皮上还粘了一个绿豆大小的追踪器。此外,更在桥洞的顶上装了个隐蔽的微型摄像头,哪怕是夜晚,也能清晰地拍下桥洞里发生的一切。

    我们的蹲点计划是十天,前五天我来,后五天轮到梁应物。

    这个桥洞约十几米长,五六米宽,可以过车。但实际上几乎没有车会打这个桥洞通行,因为通行的唯一目的是调头,但前后路口都是可以调头的,除非开错,否则没人会用这个桥洞调头。我想之所以规划成可以行车,大概是哪位曾经正对着一个单位的大门,这样从单位出来的车辆可以很方便拐到对面车道去,现在哪家单位已经变成了一片工地。

    昨夜曾有一个流浪汉过来张望了一下,然后就离开了,算是风平浪静,今夜到目前为止也是。

    我躺在棉垫上,棉垫铺在桥洞的单边人行道上,薄得能感觉到水泥的温度,很不舒服。我半睁着眼睛,心里想着,在失踪地道发生过多起失踪案,这个桥洞也已经有了两起,案件发生的地点都相对固定,如果两批案件彼此有联系,那么这两个地点也该有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我不知不觉眼皮耷拉下来,迷迷糊糊浅睡过去一小会儿。桥洞上方一阵跑车轰鸣声把我惊醒,继续想刚才的问题。的确是有共同点的,两者都很冷僻,在夜晚少有人或车经过,但是在邻近的地方都有繁华的商业街,后者决定了本区域流浪汉的密度。

    还有一个共同点,两者都是可以走汽车的,但都因为某种原因,很少真的有车打这里过。

    我又看了眼表,凌晨零点三十六分。

    昨晚,哦不,是前天晚上了,我和梁应物在开始行动前,和张岩见了一面。那时我已经装扮好,餐厅的其它人频频侧目,张岩一看就知道我打算干什么,她有经验。

    我问她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她摇摇头,笑笑,耸肩,不说话。

    我问需不需要帮忙,我这个记者说几句话,也许有些可信度。她说没事,只是宝宝爸妈不见她,见了也不听她说话,仿佛陌路。他们需要时间,张岩说。而现在顶顶重要的,是找到宝宝的下落。

    她说,找到宝宝之后,他爸妈会不会逼两人离婚,两个人还能不能在一起,她都不去想。只要把宝宝找回来。然后她忽然控制不住情绪,失声大哭。

    “宝宝还能回来吗,你说,宝宝还找得回来吗?他不会有事吧。”

    我知道我该安慰她,但此情此景,我很难编写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说给她听,一时间,竟哑然无语。

    “我们会找到他的。”梁应物说。

    “对,我们会找到他的。”我跟着说。

    希望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还活着。

    梁应物已经查到,在刘小兵和竹竿失踪的当晚,失踪地道里可能还有个流浪汉失踪了。刘小兵和竹竿应该适逢其会的“误伤”抛开他们两个不谈,什么样的人会对流浪汉下手呢,流浪汉有什么价值呢?

    我和梁应物琢磨了很久,只想出流浪汉的一个价值,那就是他们都是“人”会不会偶人和当年的海勒国际一样,在用活人做什么实验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刘小兵的生存状况,取决于实验的危险性。

    我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变态狂或绑架犯,但前者通常杀了人就离开,现场会留有尸体或血迹;后者绑架的对象则多为女性或儿童。

    至于“超自然”的因素,我们没有过多考虑。并不是说不存在这样的可能,而是一旦进行这方面的考虑,我们的假想就有太多可能性,多到没有考虑的意义;甚至这个世界的许多真相,是奇到你遭遇之前,怎么放肆的想象力都想不到的地步。我这些年所经历的古怪事件,从中学到的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对所处世界的无知。

    我想再看眼表,就听见脚步声。

    “哒哒哒”皮鞋的声音在桥洞里回荡。

    高跟鞋的声音,熟悉的高跟鞋声,是何夕。

    昨天夜里她就来过一次,就像个寻常经过的路人般走过,只看了我一眼,或许是两眼。

    这就是她的方式。

    我做起来,她在我面前停下,弯腰放下个塑料餐盒,然后离开。

    打开餐盒,里面是八个还温热的小笼包子,及一双一次性竹筷。

    我的肚子立刻饿了起来,夹了个塞进嘴里,是鲜美的蟹粉小笼。

    我不禁微笑,落筷如飞,我抬起头,见何夕蹬蹬蹬走到面前,伸手就把餐盒抢了去。

    “哎,哎,还没吃完呢。”我说。

    “流浪汉吃不饱的,那么喜欢扮流浪汉,你就好好扮。”何夕语气不善,拿着拌合小笼包走了。

    我愣了扮相,低声失笑,重新躺会棉垫。我这么棒张岩,她是在不舒服把,这可是第一次见她使这样的小性子呢。

    这才比较像个女人嘛。

    我微笑着,不知不觉睡着。

    又被脚步声惊醒。何夕过来以后,我就对脚步声特别警醒了。

    当然不是何夕去而复返,这是皮鞋声,可能是个男人把。

    今天夜里的路人倒是不少,我想。

    这么想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