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草(韩寒经典杂文最新修订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样的女子。徐按照她的意愿和原配离婚,她却最后嫁了梁启超的儿子。李嘉欣誓嫁豪门,大家就都表示鄙夷,早知道,李嘉欣学着写写小诗嘛,反正写诗那么容易。林徽因还是个“建筑学家”她的一点小诗文靠着徐志摩,建筑学上的小成就也是靠着梁思成,加上当时的什么学入门都比较容易“老公老公我爱你,跟着你变成大才女”这是比较简单的。她的诗和散文就更别提了。徐志摩模仿西方诗就已经走样了,她再模仿“中国的雪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她是“雪梨”自然可想而知。不是男女平等吗,我们不能因为她是个女的就降低标准,字写顺了就叫大才女。

    那个年代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总也不能女子无德便是才啊。

    人也都死了,留下来的话也不知道真假了,天知道他们那五六个人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在当年,这些婚外情、嫁豪门、抛妻抛子自己反被抛、大牌间恩怨、几角恋能成为个好故事,这要在如今,肯定要被更加庸俗的世人骂死——炒作,这是陆小曼的经纪公司为了捧新人,号称蔡依林接班人的陆小曼的炒作!徐志摩要出诗集了,他和林徽因被偷拍了!但读者怀疑是徐的出版社自己安排人拍的!炒作啊这样就多么的无趣了!

    让他们留在那年代吧。他们都只是那个人物辈出的年代里的小才情。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小不点的大不列颠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大意就是一个少年,要去英国念文学,接受纯正的英国文学的熏陶,争取早日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看看一些报纸与摘要:

    “巴金之后,中国没有人能称为文坛大师,但这样的情况不会太久,下一个大师也许就是我”小学三年级开始写小说、至今已出版4部作品的山西少年作家李某昨日到成都参加雅思考试,他的目标是到英国爱丁堡主攻文学,为此他甚至没有参加今年高考的报名。李某的计划是,在英国一边研究文学,一边写作,诺贝尔文学奖已成为他到英国后的最大目标。

    “我是看英国文学长大的,所以有种特殊的情结在里面,将来我会花四年的时间去尽量读完大英帝国博物馆里的藏书,希望以后能用英语翻译自己的作品让世界读者都能看见。”

    从小到大,我一直挺佩服那些研究文学的人,虚无缥缈的文学有什么可研究的呢。可还真有人研究,而且中国现在似乎干这行的都不错,红楼梦和论语或者三国基本没什么人看,但研究这三个东西的人写的书大家却看得特别欢。可能跟当年看文化苦旅似的,拿手里边嗑瓜子边看两眼回去再跟同事掰几句,那可是相当有文化。

    这位少年就要去研究文学了。虽然他出生在中国,但是,他从小不点开始就看大不列颠,他自己都觉得高人一等。当然,他觉得自己看的那些方块字的“哦,我的上帝,请告诉我都发生了些什么”是英国文学,那我们就把他当英国文学吧。可是你读完了“大英博物馆”(不就是英格兰的一个博物馆嘛,用说得那么唬人嘛)的藏书,和诺贝尔文学奖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怜的中国作家、中国导演,已经被诺贝尔和奥斯卡逼傻了。我建议这两个奖项特设给中国的奖。如是男艺术家,可给安慰奖,如果女艺术家,可给慰安奖。每年必须准备二十个专门给中国,要不然,多少中国做艺术的人得走火入魔啊。

    我不明白,我们有什么可遗憾的。我们的汉字的博大真是字母不能媲美的,这点我都不用说,我本人一直抗拒自己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到现在我的八本书,我非常自豪地宣布,我一个英文版权都没有授权过。因为我不相信有好的翻译可以把我的书翻好了。高晓松去年要起诉我,我一句“高处不胜寒”就把事情概括了,不知道这个怎么翻译。虽然一个英文版权都没有给过会少赚很多钱,但至少省了恶心到自己。诺贝尔奖我也喜欢,因为奖金很多。但如果有人说,你的作品被某个诺贝尔评委看中,只是您的中文有些地方外国人不是很理解,需要我根据英语的特点重新改动一下。我的答复就是三个字,去你的。我想如果哪天我们某个山西挖煤的老板拿出1000万美元,设立了世界挖煤文学奖,也得有很多著名外国作家要遗憾没得到挖煤奖。虽然1000万美元在国外畅销作家眼里未必是个大数字。我也相信,很多中国的贱骨头作家真的不为钱,是冲着名誉而去的。他们意淫着自己有朝一日得到奖都要偷偷笑出来。我都能看出这个作家的作品是模仿诺贝尔上届的风格,这个作家的作品是为了让张艺谋看中这小说再拍个电影,这个作家追求低点,只想要个“茅盾文学奖”不少中国著名作家就这点出息。

    这个少年以后要用英语写作了,而且19岁,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诺贝尔,并且他相信,中国下一个大师就是他自己。

    年轻人,告诉你,在大师眼里,任何奖,都是小小的不挂齿的,大师行事的目的更不可能是为了一个奖,大师也不是受到一个评委会肯定后就成了的,大师更不会为了一个奖去放弃母语(以上大师称号不包括尊敬的评委老师)。虽然现在中国作家水平够差的,而且还闹腾喧哗,但不能否认中文的魅力。现实情况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身在福中不知福。告诉你一个从新闻上看来的秘密,诺贝尔奖这两年经济上一直有点问题,说不定某天诺贝尔奖就挂了,到那个时候,您这位用英语写作的中国准大师,这个不为自己也不为读者(为读者写作其实已经够贱了)而为一个奖去写作的大师,世界观和人生观会不会崩塌呢?

    想必在英国文学熏陶下的你,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哦,我的上帝。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