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大地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平用计奸毒,坑杀忠良,绝人后裔,所以绝后;张良因建议刘邦追杀刚刚缔结盟约,誓言瓜分天下的项羽,所以也绝后。真可谓史迹昭昭,因果不昧,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绝人之后者,其后亦绝。

    再说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刘协做了多年曹操的傀儡,受尽凌辱,最后被迫“禅位”给曹操之子曹丕,并献出两个女儿供曹丕享乐。曹丕在刘协禅让帝位后仍不放心,命人先下毒酒,药死刘协,又怕他诈死,命人肢解刘协身体,将其四肢放入油锅中炸。这种残忍不善之举,必会遭致因果恶报。果不其然,未及数代,曹魏王朝的末代皇帝元帝曹奂又被权臣司马炎弑杀。司马氏称帝后,腐败无能,以至民不聊生,百姓无栗米充饥,其后代最终也没落下好下场。西晋末,晋怀、愍二帝在国破后做了匈奴俘虏,被命在宴会上“青衣侑酒”在出猎时“执戟前导”受尽凌辱后被杀。

    因果永恒

    到了五胡乱华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这种因果恶报的现象更加明显。南朝开始第一代篡位称帝者为宋武帝刘裕,他开启了对前朝子孙“斩草除根”的先例。这种始作俑者的恶性做法至此循环下去,紧接“宋”后,齐、梁和陈,皆为同样的翻版,对前朝子孙“斩草除根”到了隋朝,变本加厉,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在开国称帝之始,就埋下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种子。杨坚在血腥杀戮以外,尽灭北周国主宇文氏之族。所以历史学家评价说,隋朝皇权必难长久。隋朝仅及二代,杨坚之子隋炀帝杨广,就被宇文氏之族的宇文化及所杀,隋朝也就此灭亡。算来,杨坚父子的隋朝天下,总计只有三十二年而已,在历史上仿佛昙花一现,但却留下了千古骂名。

    宋王朝的例子也很鲜明。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到了元初,南宋亡国以后,末代的小皇帝恭帝赵晃和皇太后,都被元朝的大将伯颜所俘虏走了。所以,有人非常感慨地作了首诗说:“记得陈桥兵变时,欺她寡妇与孤儿。谁知二百余年后,寡妇孤儿又被欺。”

    满清王朝亡于慈禧太后之手,其间也有一段奇妙有趣的文史记载。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开国称帝的第四年,亲征原属蒙古后裔的叶赫族,尽灭其国。叶赫族贝勒金台石率妻子登上所居高台,宁死不降,而且发誓:“只要叶赫族有一个人在,即使是女的,也必报此恨。”因此,清朝两百多年,遵守祖制,绝不娶叶赫族的女子做后妃。但到了咸丰时代,叶赫族的后裔,就是有名的“慈禧太后”却入宫成了后妃,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慈禧太后生了儿子,即六岁接位的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只在位十三年,十九岁便死了,以后便开始由慈禧“垂帘听政”一直把清朝彻底毁灭。并且,叶赫族女人隆裕太后叶赫那拉?静芬,以太后的名义亲手签订了满清末代皇帝宣统的退位诏书,正式结果了满清王朝的寿命。所以满清有“兴于叶赫(努尔哈赤的妻子是叶赫部人),亡于叶赫”之说。世事的轮转回旋,循环往复,犹如原版重翻,真切反映出宇宙间的因果铁律。

    从个人案例来说,满清王朝的大贪官和绅的兴旺衰亡,更说明了因果报应之说,丝毫不爽,对后世人有警戒意义。由于深受乾隆皇帝的宠幸,和珅在位时一手遮天,虽作恶多端,却久久不衰,所贪之财相当于清王朝十年的财政收入。和珅的恶业遭致了“现世报”在他被嘉庆帝抓捕,抄家处死之前,家中就出现了种种凶相,厄运频频降临。史料中详细记载,嘉庆元年七月初七,被和珅视为掌上明珠的次子刚满两岁就夭折了,仅仅过了两个月,和珅的弟弟四川总督和琳,又在军中染上瘴气身亡。和琳是他官场上的一大支柱,突然暴亡,和珅格外悲痛。嘉庆二年,和珅的孙子夭折。嘉庆三年二月,和珅结发30年的妻子冯氏,也撒手而去,不到一年,他本人也成了泉下之鬼,只活了49岁。和珅死后,其子丰申殷德在河北冀州找了块地草草埋葬了他。这个聪明盖世,上可弄君,下可欺民的一代奸雄,生前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信因果报应,结果落得连贫民百姓都远远不如的悲惨下场

    曾子在大学中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用违背情理的手法得到的财物,也会不合情理地失去。在人类的世界中,冥冥中始终有一个无形的规律在主持仲裁着善恶是非,不管人类有怎样的权谋智巧,毕竟逃不出这个因果定律。天道循环,因果不爽,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正如涅盘经.憍陈如品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所以佛法劝人一心向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中国周书中也说:“天命无常,修德为要。”中外经典,在叙述宇宙间的永恒规律时,有相通共鸣之处。

    由此看来,人类若想消除世间的灾难,就要从根本去寻找原“因”所在,正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如果不知现象背后的原因,却拼命想改掉不好的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可人类往往不知道的原“因”太多,无知者无畏,不知道也就罢了,却因为自己不知,而不去承认,断然否定。这就仿佛一个人在丛林中行走,却故意蒙上双眼,横冲直闯,不碰得头破血流才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千万不要轻视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的过错。”处于“灾难”之中,且愿走向自由的人类,谨记,谨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