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大地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英国这头野兽通过打家劫舍成长壮大之后,猎杀世界的行为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军商合一。为了配合向外的侵略行为,国家必须进行战争融资,于是,商人就成了借贷的对象,从而使商人成为了国家和战争的主宰。同时,国家为了加大战争融资的力度,大力推行信用制度,发行国债。国债体制可以让英国轻松利用别人的钱过日子,并使英国的财政能力超出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几十倍。

    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后,英国开拓了广阔的殖民地,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其殖民地总面积达3千多万平方公里,是本土面积的156倍。为了配合商业上的需求,英国将各个殖民地发展成单一的经济模式。例如,印度生产棉花,斯里兰卡生产茶叶,尼日利亚则专门生产棕榈油,用来制造肥皂。英国搞这种计划经济的模式,使得殖民地基本上没有任何经济上的竞争力可言,完全受制于英国。并且,通过这种模式,英国成为了工业革命的诞生地。美国历史学家肯尼斯?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源动力(棉花)和市场(棉布)都在美洲和亚洲,而不是英国内部的市场。而且,工业革命持续性投资的来源是英国的军事金融财政制度“英国1689年——1815年间超过其国力数倍的额外资金是从伦敦资本市场筹借的,而1840年之后,资金的赤字则由中国的赔款所填充。”这不但说明了“工业革命”不是英国的独立产物,而且更系统地证明了马克思曾经说过的那句话:“鸦片战争才是英国经济的血液。”

    由于国家的主宰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吸血商人,英国为了商人的无限利益和贪婪本性,自恃军备强大,爪牙锋利,不但使殖民地国家沦为英国工业原料的单一供给地,并且还无视商业的任何规则,通过武力干涉商业往来,强盗嘴脸毫不掩饰。由于18世纪的“全球化”是由印度和中国主导,印度的棉织品、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和茶叶远销世界各地。英国市场上,中国丝织品的价格只有英国本地丝织品价格的1/8,以至于英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强力禁止进口中国丝织品。这和现如今欧美国家所提倡的“自由贸易”原则真是大相径庭。而面对中国,英国的主要商品为棉布和呢绒,这实际上在中国没有一点市场。英国真正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并非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是大炮和鸦片,依靠鸦片和金融垄断摧毁了中国以小农为主体的经济。鸦片战争之前,东西方贸易中,一直是中国顺差,最后英国通过鸦片改变了这一状况。鸦片战争后不久,英国掌控下的香港贸易总额的87 %都来自鸦片。对于印度,英国则直接禁止本国进口印度丝织品,同时通过军事占领来破坏印度的纺织业,因为单靠英国的机器织布技术的“革命”想独霸世界的棉纺织厂,根本不可能。一系列下作的手段让英国的产品有了世界市场,正是由于英国洋布的进口摧毁了印度家庭手工业,让从事手工业劳动的印度人民贫困不堪,流离失所,印度的圣雄甘地才不得不号召印度人民只穿印度生产的土布,抵制英国进口的洋布,以争取国家的自主权。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正是大英帝国的座右铭,而为了永远的利益,一切的游戏规则将由英国自己来定。一如鸦片战争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议会发表演讲表示,中国政府的禁烟措施使得英商损失惨重,并有损英王尊严。所以,英国需要通过战争来为女王找回那强盗逻辑的尊严,以及进行鸦片贸易的自由,尽管英国在本国禁止鸦片之类的毒品有进行交易的自由。正是通过制定强盗逻辑的商业游戏规则,英国这头野兽把贪婪的嘴牙伸向了全球,轻松地攫取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并且,英国这种军商合一与金融殖民的方式依旧是现在欧美国家的偏爱,依旧在大行其道,吮吸世界其他国家的民脂民膏。

    四、疯狂残暴的德国

    德国在欧洲丛林中成长为一头有能力为虐世界的野兽,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可算是比较晚的。在漫长的16至18世纪,德意志被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瓦解为314个地方邦国,并且由于先天地理条件恶劣,夹在罗马世界和斯拉夫世界之间,从未形成稳定的边界,其内部更是被错综复杂的山脉体系和杂乱无章的河流区隔。所以,长期以来,德意志的土地上就是一群杂七杂八的小国邦在互相厮杀,争夺地盘,根本无暇于世界范围内的侵略。直到德国文化的异军突起,才极大加剧了德意志的凝聚力量,促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德国缺乏英国强大的海军和法国强大的陆军,但却开拓了思想的广阔天空。

    近代以来,由于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宗师级哲学家的相继出现,德国的文化确实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远超其他欧洲国家。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著名论断,把“观念”置于“现实”之上,从来带来了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掀起了德国浪漫主义狂飙运动的高峰。黑格尔发挥了康德的哲学思想逻辑,提出了“绝对精神”的理念,并把“绝对精神”和“国家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绝对精神”的实质就是自由,黑格尔论述了“自由”和“国家”的关系,他认为:自由意志之“低级表现”无非就是欲望和热情,也就是“个人自由”;自由意志之“最高原则”的表现,则是作为“伦理”的国家,因为国家的伦理目的就是使自由的普遍原则和特殊原则相和谐。黑格尔还强调说,基督教匍匐在上帝光环下的“个人自由”不过是幻觉、是软弱的个人主义,真正的个人自由乃是体现在罗马城邦的个人“美德”之中,就是要“活在一个值得为之牺牲个人生命的国家里,并为这样的国家而活、而死”这种明显烙有“国家主义者”痕迹的思想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它使一块四分五裂成几百个小国的欧洲土地凝聚成了强大的德意志国家,强大到足以有能力引发人类有史以来的两次世界大战。这种强大的能力最后由于哲学家尼采的推波助澜,有了事实的验证。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生命本质上就是掠夺、伤害,对陌生者和弱者的压迫、压制、严酷,把自己的倾向强加于人,吞并和剥削。”并在论道德的谱系中大力提倡“主人道德”即:战争、征服、掠夺、杀戮和统治。“主人道德”才是强者的逻辑,才是“现代文明”的真正实质,而利他主义的“奴隶道德”则是弱者的伦理,是人类最大的恶德。所以,只有当这些“可恶的弱者”连同其文明、道德的虚伪说辞被揭穿、这些“文明的渣滓”被强者的军事强权无情地消灭干净之时,才是人类真正获得进步和发展之日。由于尼采的大力呼吁,霸权文化成为欧洲政治的主调精神,而德国人也真正淋漓尽致地实践了“主人道德”成为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德国这头野兽后来居上,兽性发作之后,其疯狂残暴的本性可谓前无古人,600万犹太人直接惨死在德国人的铁蹄之下,数十亿人民被卷入了世界大战的熊熊烈火中,数千万人民死于非命,而人类的文明也在德国人“主人道德”的践踏下,后退了数十年!

    由德国这头野兽所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把欧洲大陆搅动得天翻地覆,更是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在世界人民风雨飘摇之际,美国这头巨兽趁火打劫,大占便宜,逐渐庞大起来。这也预示着人民在不久的未来,将要面对美国这头巨兽的血盆大口,人间的灾难剧将会继续上演。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