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大地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不过,坚持有神论的哲学家始终没有放弃发展他们的学说。法国的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尔推崇理性,他不认可“宗教的奥义”是“一颗苦味的药丸,只能整吞,不能嚼碎”的说法。本着普遍怀疑的精神,笛卡尔基于自创的哲学体系,从逻辑上推出上帝的存在,给有神论一个完美的推理证明。其后的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人,从不同角度发展了笛卡尔的学说,同样在自构的哲学体系中严密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和贝克莱不同于“唯理论”哲学家,他们从经验“实体论”上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这些哲学家的理论在哲学史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并影响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方向。

    无神论在和有神论的交锋中,由于科学是个很有利的工具,并起到了枢纽作用,以至于现在人们总喜欢把科学与宗教对立起来,这种对立已根深蒂固,那么,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否不可调和呢?其实,早在13世纪,英国实验科学的先驱罗吉尔?培根在推翻经院哲学的时候,就致力于把宗教与科学融合起来,认为两者都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到了十七世纪,物理学家牛顿在探索宇宙天体的规律后,无法找到宇宙规律的终极原因,就归之于上帝,认为“上帝第一次推动”他假设行星起初是上帝用手抛掷出去的,以后所发生的一切则以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这种观点属于哲学上所说的“理神论”既肯定了解释“是什么”的客观科学规律,又没有抛弃解释“为什么”的宗教信仰。科学巨擘牛顿是个非常虔诚的人,他信奉圣经的圣灵启示,在牛顿身上,科学的精神和宗教的信仰别无选择、且相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到了二十世纪,科学天才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把人类头脑中的绝对时空等观念打破,拓宽了科学探讨的范围。在探索宇宙规律的时候,爱因斯坦同样肯定了宗教的价值,他曾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似乎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对立矛盾在不断减小,而彼此间的交融默契却在不断增大。发展到今天,科学的最近发现似乎也从某种意义上佐证了宗教中的理论。例如,暗物质概念的提出,宇宙中有许多种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体等说法,是否同宗教中所说的鬼、神、仙等说法有所联系,或许这是对物质的不同描述,仅仅是代号不同而已,实则为一。据科学家最近研究显示,人类大脑的处理能力相当于千万台奔四处理机,甚至可以说每个脑细胞都相当于一台电脑,潜力相当巨大。一个人从出生开始计算,每天24小时一目十行看书,看到100岁死亡,其大脑开发率仍然微乎其微。可自然界的规律应该是不会浪费每一个细胞,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可能是有问题的,并且不一定是唯一的。”科学通过理性和逻辑来认识世界,那么,除了理性和逻辑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认识世界的方式呢?我想,这些问题,人们在将来融合科学和宗教的时候,或许会得出答案,正如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推崇佛学时所言:“佛教为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未来科学发展的养分未尝不可从宗教中汲取。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写过一本书宗教与科学,在其中探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众所周知,罗素是个坚信科学的哲学家,不信上帝,他曾说过:“我认为宗教基本上或主要是以恐惧为基础的。这一部分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一部分是象我巳说过的,希望在一切困难和纷争中有个老大哥以助一臂之力的愿望。恐惧是整个问题的基础——对神秘的事物,对失败,对死亡的恐惧。恐惧是残忍的根源,因此,残忍和宗教携手并进也便不足为奇了。”并对基督教发展中的弊端做了相当严厉的批判:“环顾今日的世界,你会发现世界上人类的情感稍微有一点进展,刑法有任何改进,缓和战争的每一步骤,改善有色人种待遇的每一步骤,奴隶的解放和道德的进步,都曾受到世界上有组织的教会一贯的反对。我可以很慎重地说:‘基督教作为有组织的教会,过去是,现在依然也是世界道德进步的主要敌人。’”坚持以科学的精神认识世界的罗素,绝不会表达毫无根据的感性批评,他对宗教的批判皆有理有据。当基督教的教义一旦成为僵化的教条时,基督教所认可的人性“原罪”似乎就在教条中找到了疯狂生长的土壤。例如,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发表经过实验检验的科学真理时,遇到了教会蛮横、可耻,也很可笑的阻挠。伽利略被逼着发誓保证不再坚持哥白尼的见解,当众跪着朗读由宗教法庭起草的冗长的信仰表白书,而反对伽利略的人却死也不肯通过望远镜看东西,并固执得认为,木星的各个卫星是幻象

    尽管如此,罗素在书中也不得不承认宗教有其存在的价值。罗素认为,伦理“价值”问题不属于科学所探讨的范围,因而不能凭理智来解决。因为科学只讲真伪,不管善恶,涉及“价值”一类的伦理问题根本没有客观标准,完全是诉诸人类的情感,人们对价值持不同的看法,就如同人们对食物有不同的口味一样。既然科学管不了“善恶”、“价值”一类的伦理问题,那么,宗教就有其存在的空间了。罗素还认为,量子力学发现微观粒子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自由选择运动方向,这就对科学的决定论提出了挑战,并给意志自由论和宇宙目的论的论证开了方便之门,而这些科学所无法证实的问题,又给宗教留下了用武之地。

    三、宗教与科学的融合发展

    牛顿、爱因斯坦与罗素等伟人在思想领域的卓越贡献,为我们的视野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空,让我们不要在狭隘的主观偏见下坐井观天,错失探索真理的机会。长期以来,宗教与科学作为影响人类最伟大的两种力量,虽然经常发生冲突,将来也会冲突不断,但这两种力量对地球人类的生存都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在利益人类上,两者并非水火不容,未来完全可以融合发展。这个世界不仅需要科学所讲的真伪,还需要伦理和宗教所讲的善恶,理性和信仰的价值都不可忽视。

    当今之世,科学虽然大行其道,但是科学发展的弊端也在逐渐呈现。科学技术的外化形式,正在成为污染地球的罪魁祸首,正在成为占据人类头脑的声光化电,正在成为统治人们的极权工具在科学所营造的环境中,人类似乎已经忘记了高尚灵魂的存在,忘记了生命升华的空间,而一切的暴力和恐惧也将由此而滋生。正如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所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都将是容许的。”而主人公斯米嘉耶夫因为缺失了信仰,便堕落在虚无主义之中,成为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最终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可见,人类社会绝对需要伦理价值的标准,需要高尚的信仰,从而培养出人类开阔的胸襟、豁达的欲望和深刻的思想。

    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批判唯科学主义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感悟,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科学所能认识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未知世界是大海,我们的科学是一滴水我们有权利相信物理秩序只是某一种秩序,此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精神秩序。如果我们因相信精神秩序而生活得更好、更有价值,那么,我们就有把精神秩序补充到世界里的权利。”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