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大地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伦理”的国家,因为国家的伦理目的就是使自由的普遍原则和特殊原则相和谐。黑格尔还强调说,基督教匍匐在上帝光环下的“个人自由”不过是幻觉、是软弱的个人主义,真正的个人自由乃是体现在罗马城邦的个人“美德”之中,就是要“活在一个值得为之牺牲个人生命的国家里,并为这样的国家而活、而死”这种思想明显烙有“国家主义者”的痕迹,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作用,它使一块四分五裂成几百个小国的欧洲领土团结成了强大的德意志国家,强大到足以有能力引发人类有史以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并且,黑格尔对欧洲基督教国家的侵略世界行为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在他看来,由于欧洲之外的其他国家是“不信上帝因而从来没听说过什么是自由”的国家,所以欧洲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对他们的征服和打击,乃是“自由”在世界历史中的实现。于是,根据此种有强盗色彩的逻辑,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暴力被合法化了。可以说,黑格尔思想在西方的泛滥,对今天“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抢劫和金融剥削来压榨东方国家”的世界格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

    先不去评价黑格尔哲学体系所具有的伦理价值,无可否认,黑格尔用其强悍的理论,证实了精神的力量是多么巨大,绝对可以改变物质,改变世界。精神的巨大力量在日本人身上也有一个明显的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军国主义拼命向国民灌输“精神战胜物质”的理念,从而催生出一批猪突豨勇的亡命之徒,例如,开着装满炸药的飞机投向敌人的航空母舰,以求同归于尽的神风敢死队;坚信只要意志坚强,就可战无不胜的士兵;为了维护天皇名誉,捍卫武士道精神,坦然剖腹自杀的忍者缺乏物质条件的日本人对“精神”的极度重视,让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三、佛教的“万法由心造”

    佛法常讲“三界唯心”“万法由心造”能对精神与物质进行丰富阐释的集大成者可以说就是佛教了。佛教有认识世界的独特方法,那就是——密契主义的个人体验,这突破了休谟所认为的“认识世界只有感性知觉和理性认识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中国唐朝的玄奘法师创立“唯识宗”对精神与物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的基本观点为“万法唯识”“唯识无境”就是说,宇宙间的万物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由“识”变现出来的。玄奘在成唯识论卷一中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由“识”变出“见分”和“相分”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样才有了宇宙间的万物。这说明了,精神与物质都是由“识”转变而来,并不是谁决定谁,谁生成谁。华严经上也讲“惟心所现,惟识所变”心非精神,也非物质,而是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本体,本体变现出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佛典法苑珠林第八卷中有一段弥勒菩萨的话,更形象说明了“万法由心造”的道理。世尊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就是说,一般人心中所想的一念,细分下去,有几念、有几形、有几识?弥勒菩萨说:“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个十万就是三百二十兆。一弹指间就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世界,形皆有识“识”在此是指精神世界,所以说,精神世界跟物质世界同时起源,精神中有物质、物质中有精神,是同一个自性,不是二,绝对分不开。

    佛教在以前被很多人视为迷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自由度的扩大,佛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正在被学人一点点挖掘出来,并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前些时间,我一位搞文化传播和心灵课程培训的朋友相当兴奋得给我发来了一段话:

    下面这一段话,听起来很玄,你不需要全盘相信,但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可能性,就可以帮助你超脱很多不必要的束缚牵挂,用更高、更远的眼光来看自己此刻生命中的难题!

    这个宇宙全部都是人心所幻化出来的,就好像人心是幻灯片,上面有一些图像,经由投影机,投射出来就变成这个宇宙的样子,里面有星球、有人、有动物、有花草、有石头、有房子等,极乐世界和地狱也在里面。

    时间和空间是一种幻觉,过去、现在、未来其实是同时存在的,所有众生其实是同一个阿赖耶识(心理学上叫集体潜意识),在这个阿赖耶识上面会产生波动,一波动,就产生出精神和物质。

    精神和物质是一体的两面,也是同时出现的,这个心识的能量波动,生出这个宇宙,幻化出无数的六道众生和四圣法界,所有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从这样变现出来的。

    所以,所有眼睛看到的一切,手摸到的一切、身体感觉到的一切,都是假相、虚妄不实的,都是这个心识的能量波动所产生出来的幻相。

    而众生共同一个法性身,就是所有的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从六道众生、诸佛菩萨到桌椅板凳都是共同一个法性身,就是这个阿赖耶识(心理学上叫集体潜意识)。

    所以,当我们转识成智后,就能实证所看到的整个宇宙,其实就是众生心识集体投射的幻化现象,也就是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如佛经所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一切法从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等。

    这种培训的理念,完全是从佛教理论衍生而来,很迎合时下的社会潮流,提升了潜能开发和心灵培训课程的思想高度。由此看来,人们越来越希望从新颖的角度来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的内心,以便获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四、精神的“花香”驱散物欲的横流

    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完全具备了拥有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可越来越多的人却逐渐感受到了一种“缺失感”急切想寻找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这反映出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类不但需要物质生活的充裕,更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而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仿佛力量的源泉,能给人以强大的生命力量。一个人只有能控制自己的心灵和精神世界,摆脱物欲的牵制,才能真正过上“自由”的生活,像提倡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世豪雄王阳明,还有心存宗教情怀的虔诚信徒,无不能自由把握人生,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甚至泛滥的时代里“精神与物质”这个古老的话题依旧有重提的必要和价值,而作为一个自豪的中国人,坐拥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应该汲取古圣贤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调节、指导和丰富自己的现实生活,从而打开精神的世界,激发出生命的潜能,放射出人性向善的光芒!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