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东东一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奉调靖江后的不久,友人便相约我去看看孤山。那日下午,刚刚出城,天空竟飘起了细细的雨丝。

    驱车从市区往北,约摸四五公里,就远远地望见了这座并不高大的山。然而,苏北大平原就这么一座山,孤零零地伫立在长江北岸,多少让人有点惊喜与意外。

    “孤山与天目山、黄山同出一脉,是天目山的余脉,也是南通狼山以西、连云港云台山南苏北平原唯一的山。孤山原来鹤立于长江之中,江水经此受阻变缓,泥沙日积月累,形成了现今的靖江。”经友人旁征博引这么一说,我不禁对眼前这座小小的山包肃然起敬。是啊,没有孤山,哪有靖江这座城市呢?

    山实则小丘,形似坐狮,仅五十多米高。孤山的最大特点是幽静,其时游人寥寥。有上山石阶一条,因为不是太高,所以登山不会太累,而整个景区小巧精湛,但也错落有致。细雨霏霏,整个山体是湿漉漉的,此时已是初春,叶草承泽,沙沙微响,宛若低呤浅叹;山中弥漫着一片遥远寂静而酣眠的吐息,四周沉浸着一袭清幽和飘逸。山上有多处也是曲径通幽,有时,站在山腰处,仅听有人仿佛在一旁轻言细语,却不见人在何处,其实只消拐一个弯,就碰上头了。

    如此幽静之地,与喧嚣的城区相映相辉,宛若仙境,任凭你怎样心浮气躁,一入孤山,顿感远离尘嚣,神清气爽,自得悠然。虽无奇险可寻,却有异趣可觅,委实不能不算作好去处。

    山腰处,有明代万历年间当地一知县令人建造的石坊一座,年代久远,两侧字迹模糊,青灰不显眼,古朴略有残败,唯石坊横额的“蹑云”二字苍劲有力,依旧熠熠生辉。在此石坊下方,有一块摩崖石刻,静居一隅,上前细观,系明嘉靖年间所遗之物,所镌刻的文字可能是见证了孤山的盛名和一次祈求天雨的记事经过,内容虽简略不详,却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回思和不尽的话题。当年,这里可是岳飞抗金的古战场;又是多少革命志士仁人抛洒热血的地方。在细雨中,看着石坊石碑上那历经风霜斑驳黯淡的刻痕,心中不得不又蓦地涌出许多感慨。

    山上寺院一所,细雨中仍有排排红烛香火袅绕。望着那些虔诚的求拜者,我油然想起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有时六根未净,佛会应允吗?未也可知,那么,就不妨留存一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之心吧。据友人还介绍,每年的三月三,是孤山传统庙会。周边县市的十数万众,接踵而至,人流如潮,商贾云集,甚为壮观。一道民俗文化风景线,定会催化四面八方的地方经济的交流互动。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中的孤山四周,笼罩着一片薄烟般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多么恬美幽静的画图。此情此景,令我偏爱它的空明清寂之境和那一点点孤傲,于是油然感慨起来:“身边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倒是发现美的眼睛。”“不,”身边的友人努力纠正我说法“现时,实际即使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重视珍惜美的时代。”

    是的,烟雨中的孤山虽小,而意韵却颇丰。透过细细的雨丝,眼前这年年岁岁只相似的早先大江流经之处,心中感受到的只能是历史长河中原初的丝微光影,五六百余年绵延流传的故事,承载了后人无限的情结。山上古木葱茏,大树林立,丛林密布,通体碧绿。一切都是悄无声息,一切都是瞬息万变,这也许就是靖江这座沿江小城越来越美的原因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