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9文学 www.59wx.cc,三国之父子骄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在梁丘城下,曹仁有感吕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他自觉无脸面对,跑回城之后在自己额头上刻上“无耻之尤”四个字。以示惩戒。

    吕涛身子发虚,却拒绝父亲的帮助,回头拉着玄菟缰绳,蹲在它面前,悲伤莫名道:“玄菟,汝从吾五载,可曾想有今日之厄?”伸手抚摸它脸颊。叹息不已。这几天人都没东西可吃,甚至连水都难得喝了一口,何况是马呢。玄菟本来食量就很大,几天没吃东西。瘦了很多,先前就是因为饿到没力,一蹄踢中地上一具骨架而倒地。

    玄菟陪伴在吕涛身边已经五年多,可以说是他的玩伴或者朋友,一人一马已经建立了非常的默契和感情。吕涛此时心痛玄菟。摸着它的头,小声地说着这几年的点点滴滴。

    玄菟不住打着响鼻,四肢挣扎了一会,勉强爬起来,低头来拱主人。

    吕涛勉强一笑。心下却不断地问自己:我到底能做些什么,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我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我到底要多久才能实现理想……

    “容我面见小飞将军!”外边有人的叫喊让吕涛从迷茫中清醒,他转头过去,却见一人裹着一方黛青色披风,正在奋力挣扎,试图冲过士兵们的守卫。

    吕涛认得那方披风正是自己的,却是前几天他随手送给一个冻得四肢坚硬的老人家的,却不知怎么的到了这个年轻人手中。

    让那人近前,吕涛冷冷盯着他,指着披风问道:“此物为何为汝所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老人的生存机会何其缥缈,他吕涛本可以眼不见为净,但是如今看见了,却不得不问。

    那人眼睛深凹,面色伤悲,却并不慌乱,恭恭敬敬道:“小人齐灭,随家祖南来,前日受小将军之赐者,灭之祖父也。昨日祖父辞世,临终受此袍与我,训曰‘世代不忘将军大恩’。”

    吕涛默然无语。

    齐灭伸手在怀中掏了一阵,却拿出一把蔫了的绿叶,捧到吕涛面前,望着他说道:“小将军连日粒米未进,灭无以奉献,些须绿叶,或能少解饥渴,愿勿辞之!”

    吕涛看着齐灭那脏兮兮的手和真诚的目光,心头发酸,喉咙发硬,说不出话来。

    齐灭见吕涛迟迟没有接受,跪地叫道:“小将军父子不辞艰险,北来接纳我等,散食杀马活之,如此恩德,我等无以为报。今小将军数日不进食,疲饿不堪,若不能保身,则如何安置我等?灭唯有绿叶数片,愿小将军善加养护,使我等能有所望……”

    吕涛已听不下去,抢过齐灭手中绿叶,往嘴里一塞,奋力咀嚼,几颗泪水坠落尘土。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大队难民蜂拥前往荆州,有了吕布父子亲来接收的消息后,看到希望的人们都期盼自己是那个幸运的人,生存的*驱使着大家加快速度往南边走。

    曹操拼命抽出的那些能吃的东西,煮成稀稀的汤后,只能勉强维持部分人的生命,更多的人却需要自己想办法。于是缺少东西可吃的人们仿佛蝗虫过境,将沿路的树叶、树皮、草根等尽数吃光,实在无法充饥的甚至扒一些细土软泥吞食。

    在这条迁徙的路上,每时每刻都有人活活饿死,他们的尸体转眼会被其余人吃掉,人间惨剧一直没有停息。直到进入豫州地界之后,情况才稍微好转,率先回到豫州的孙坚临时在沿路搭设众多粥厂,指派军队维秩序,并就地安置了一些难民,这才使得每天饿死的人直线下降。

    十一月中旬,张辽赵云黄忠的接应队伍终于赶到,随军运送过来的大量粮食,终于将场面给控制住。

    这次的百万难民,使得吕涛最终下定决心完善荆州的难民接收工作。之前流亡到荆州的人都是断断续续的,并不会一下子出现这么庞大的数量,接受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这次的工作却显然大大地考验了一番荆州,在得到吕布这边的飞鹰传书之后,整个荆州都动员了起来,富余的粮食被源源不断的运往鲁阳,大量临时的粥厂被不断搭建起来,随时准备迎接南来的难民。

    即便如此,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吕涛之前并没有实地了解难民的迁徙情况,能做的准备也就只是在荆州范围之内,如今他从兖州一路跟着难民走,这才清醒地认识到,以前并不是说前往荆州的流民少,而是能活着赶到荆州的难民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路上这样那样地死掉!

    有了这次的体验,吕涛认识到自己之前的工作并没有做足,于是重新规划起来。

    按照原先的部署,这百万流民一部分沿路安置在豫州,其余大部分则暂时迁往荆州南阳鲁阳宜阳一带,等到安定下来之后再逐步分散到荆州境内人烟稀少的郡县,从而充实荆州人口。

    这样的安排没有什么问题,要命的是难民到荆州之前的那段路是在太艰难,这一次的大规模迁徙还有些树皮树叶草根能吃,那么下次呢?没有东西吃的人们对当地的冲击可想而知,这种破坏必会导致当地人的抵触,结果纷争自然无可避免。

    痛定思痛,吕涛回到荆州之后,立即展开工作,借助于孙坚和曹操的支持,大力建立两条流民迁移路线:一条从兖州黄河边上,穿越兖州豫州,直达鲁阳;另一条则从宜阳北边的荥阳附近,路经嵩山以西,穿过宜阳地界,直达南阳。

    两条路线耗资巨大,花费钱粮无数,为了缓解财政困难,吕涛不顾卫道士们的反对,在襄阳设立一块巨大的石碑,将捐款者的名字铭刻其上,用“名”作为诱饵,大肆号召荆州商人捐献钱物,为这一巨大工程出力。

    另一方面,吕布亲眼目睹流民的悲惨,大力支持儿子的做法,甚至将荆州的行政方略向安置流民倾斜,最终直到两年之后,这一浩大的工程这才完成。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